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小太尉’。”

盛名之下無虛士。

面對這樣的對手陣容,哪怕是心比天高鼻孔朝天從骨子裡看不起宋人的完顏兀朮,都不得不小心對待,生怕出錯。

“軍師有何良策?”越是這種關鍵的時候,完顏兀朮越不敢擅自做主。

“宋人一再戰敗,被我大軍攻至汴梁城下,已經是信心盡喪,敗無可敗了;如今宋人把最後的一點本錢都用上了,也只不過是垂死掙扎,迴光返照而已。”

哈迷蚩一邊說,一邊晃動著手中的玉如意。

雖然宋朝孱弱,但漢人文化博大精深,浩瀚無際。不必說正統的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單單是各種的市井玩意,已經讓臨近的各個民族趨之若鶩。

比如哈迷蚩手中的玉如意,又比如漢人的紙扇各種服飾乃至賭具等等。

用一個現代的詞語來形容,對於古時漢族文化在鄰近異族中的這種流行,可以稱之為“漢流”。很顯然,金國的軍師大人哈迷蚩就是“哈漢族”的一份子。

見完顏兀朮似懂非懂的樣子,哈迷蚩又解釋道:“漢人有一本兵法書叫《孫子兵法》,其中的一篇《孫子軍爭》中如此記載: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那到底該如何用兵?是要繼續攻城呢,還是圍點打援的好?”完顏兀朮有些著急了,追問道。

說實話,完顏兀朮對於哈迷蚩口中的“之乎者也”並不太懂;雖然完顏兀朮也懂漢文,但也僅限於口頭的說話和一些常用的文字,對於漢人的典籍,完顏兀朮只能敬而遠之。

哈迷蚩無奈,只好把話往淺處說:“宋人如今人多勢眾,我們四面受敵,自當先行退卻,等他們的軍隊分散開,銳氣消去的時候,我們再來攻打也不遲。”

完顏兀朮恍然大悟:“哦,原來軍師是建議我撤退收兵!”

所以對於哈迷蚩一點事情,就可以引經據典,滔滔不絕,說上一大輪道理,完顏兀朮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雖然完顏兀朮偶爾還是有些懷疑,既然漢人的那些道理如此高深莫測,為何漢人如今卻是被我們女真人打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

當然,這些懷疑,完顏兀朮只能藏在心裡,生怕說出來被人笑話。

“只不過,就此收兵回朝,大軍無功而返,回到黃龍府後,也不知那吳乞買有何言語,甚至會乘勢做出處罰也不一定?”完顏兀朮喃喃說道。

這其實是完顏兀朮最擔心的地方。

當初完顏吳乞買利用手中的權勢,以皇叔的身份,強行褫奪了本來屬於完顏兀朮兄弟幾人的帝位。

雖然完顏兀朮兄弟聯合其他部落的勢力,把吳乞買限制為監國皇帝,身後皇位要還給阿骨打的血脈。

但完顏兀朮幾兄弟擔心吳乞買為帝日久,聲譽和權勢愈隆,不再遵守諾言,便極力推動侵宋,趁機奪取兵權。

如今無功而返,完顏兀朮兄弟幾人還哪裡有好果子吃?

ps:謝謝zhuxyhh01大大朔師大大大大悅榜tul大大的打賞和支援。

第一百七十一章:追悔莫及

東京汴梁城,皇宮的御書房內,欽宗皇帝看著御案後面跪著的康王趙構和‘河北路割地使’張邦昌,真是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金人一句“假的”,就把趙構和張邦昌給退了回來,還夾帶了一封完顏兀朮的親筆信和一份“禮物”。

完顏兀朮的信中如此寫道:“非不欲詣闕廷展辭,少敘悃愊,以在軍中,不克如願,謹遣某某等充代辭使副,有些少禮物,具於別幅,謹奉書奏辭。”

所謂的禮物,就是一小截牧羊的鞭子。

完顏兀朮說得很簡單:欽宗小兒,我都懶得與你作言辭之爭,你最好就按照我的意思辦理,我立馬就走;否則把你抓到黃龍府去放羊。

被外族人兵臨城下,還出信恐嚇,欽宗這個一國之君,也忒窩囊了。

“偷雞不成蝕把米”,這是現在欽宗皇帝最準確的描寫;欲害康王趙構不成,反倒把自己的同胞兄弟給陪了進去。

對於欽宗皇帝而言,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金人給儘快打發走。

為免夜長夢多,欽宗皇帝馬上下旨,連夜讓駙馬都尉曹晟將肅王趙樞押送金營,並親自修書一封回給完顏兀朮,上面寫道:“斯言之信,金石不渝,有違此誓,神殛無赦,宗社傾覆,子孫不享。”

只要能送走這些異族的野蠻人,什麼骨肉親情什麼氣節聲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