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還有蟹,這類的食物,我們很難想象如果它們是不新鮮的味道會怎麼樣,對不對?一條蝦、一隻蟹,如果是打上來四五天了,你還會願意去吃它麼?”謝芳的語氣稍稍地高了起來。
劉傳華點了點頭,說:“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冰鮮方面已經出現了比較成熟的弈式,在你看來這樣的技術能不能保證食物的新鮮呢?”
想了一下,謝芳說:“不可否認。這種技術的出現對於食物的儲存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的,它為長途的食物運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如果想吃到最新鮮的食物,那我想這種技術還是不可能滿足人們的要求。這就是說為什麼在沿海地方才能吃到最正宗的食物的原因了。而且據我所知,就算是現在冰鮮的技術已經出現,並且在大量的運用。但是那些最貴的海鮮等等還是指活的,而不是經過冰鮮的,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了只有活的才是最好吃的。所以說。在食材方面來說。這新鮮二字就足以佔據著最重要的地位。”“我記得我們有一很有名的詩歌,其中的兩句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說的就是當年楊貴妃想吃荔枝,動用的是最快的八百里加急從嶺南日夜不停地往京城裡送。詩人在寫這詩的時候是揭示出國家敗亡的原因,但是從美食的角度來看,這恰好說明了古人早就注意到了這荔枝是得最新鮮的時候吃才行。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著重點就在於這個新鮮兩字上啊!”
劉傳華一邊飛快地採訪本上記錄著,心裡則同時暗暗點頭,謝芳不愧是這方面的專家,有理論有例子。還能在古詩裡找出幾句來加以引用。無論是理論性或者是生動性都很過硬,而且說得又深入淺出,別人一看就明白,正是報紙所需要的東西。
對於記者來說,他們是不需耍那些艱深的理論的,他們需要的正是那些有趣味性的東西,所以當們採訪到那些不為一般人所熟知的理論之後。他們就得自己找一些例子來進行說明,儘可能地起辦法來讓這些東西變得有趣,但是由於記者往往不是專業人士,他們在進行這一項工作的時候就會很頭疼,這也是記者最頭疼的人物。但是現在劉傳華馬上就放下心來了。謝芳所說的一切稍微地整理一下就可以直接用到專訪。
“依照謝教授真的理論。那麼在煮食物的時以幾二是就必須儘可能地保持食物的新鮮度。”劉傳華※
謝芳對於劉傳華也很滿意,像她這樣的人最怕的就是碰到什麼都不懂的人,如果是一點相關的知識也沒有。那麼就與對牛彈琴沒有什麼兩樣了,這樣對話是很難進行下去的。但是現在看來坐在自己面前的這個。叫劉傳華的記者雖然也不是專業的人士,但是問出來的問題還是相當的有水平,一個接著一個。
“是的,沒錯,其實這也很容易理解,因為如果我們在煮食物的時候沒有儘可能地保持它的新鮮那麼我們要求食物新鮮又有何意義?保持新鮮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更好地品嚐它本來的味道。這就是所有美食的精華所在了。”
劉傳華看著謝芳話題已經慢慢的在他有意的引導之下向著自己想要的方向走去,所以在聽到了謝芳的這個回答之後,他馬上就問道:“那是不是說在煮菜的時候儘可能地少用調料或者是說盡可能地少用味道比較重的調料?我注意到了你剛才的話裡有一個,“本來的味道,的說法,此外,我也讀了一下你所寫的書。我現在這些書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強呼叫比較輕的調料。”
謝芳眉頭一挑。她知道劉傳華問到了關鍵的所在,這些年來她所寫的書、所表的文章之中確實都堅持這樣的一個原則,也就是強調儘可能地保持食物的鮮味、不要用過多的調味料去影響食物本身的味道。所以說劉傳華所指出的這一點是正確的。
當然,這一點基本的原則也是她和別人進行爭論的焦點所在了。她最近一年來表的十幾篇文章之中,其中有六篇是和其他人進行“論戰”的,其中最重要的分歧就正在這裡。所以她也馬上就意識到劉傳華這樣問的意目的了。很顯然,坐在自己面前的劉傳華是想在這上面做文章,不過她是早就有準備了。所以她也就根本不在意這件事情,問時她也不是什麼古板的人,其實她也知道“配合”來製造出一些話題來是有利於整個。選秀活動的進行的,從這意義上來說,楊詩可是支付了鉅額的費用來邀請自己去參加這個評委的,所以說她也不介意在這上面進行一定程度的配合。當然,最根本的就是爭論是從來也夠不了的,她謝芳也從來都不怕爭論,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真理越辯越明是她們所堅信的一個道理。
“沒錯,你所說的沒有錯,這是我在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