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不錯。
窯的裡面的一層已經隱隱地透出紅意來,更為難得的是,這個大窯的百分之八十的土塊都透出了這股紅意,這就意味著受熱是相當的均勻。
“得扒些灰出來了吧?”小六子說看了年窯裡,說。
趙海生也仔細地瞧了一會,說:“得,不過得小心一點。”
“沒事,我經驗豐富著呢。”小六子一邊說一邊折了一根比較長的直的樹枝,然後小心地伸進窯裡,往外面扒著灰。
有時候會在這窯的後面留一個“後門”,方便扒灰,不過一般來主砌這樣大的窯是不會開一個“後門”的,一個是因為這開了後門對受力影響比較大,很容易不均勻,另外一個就是這樣大的窯這前面燒火用的門也足夠大,扒起灰來也就很容易,所以後門就沒有必要了。
看著扒出來的一小堆灰,周晴不由得搖了搖頭,她還真想不到才一會就燒出了這麼多的灰來。看來這個窯也是一個吃柴草的的主,剛才小六子拖回來的柴草已經燒了一小半去了。
剩下來的都還不知道夠不夠呢。
周晴剛想著這個念頭,孫大鐵就說了:“海生,你看這些柴草夠了沒有?”
趙海生看了幾眼剩下來的柴草,想了一下,說:“我看可能不太夠,要不再去弄點來。”
孫大鐵也點頭說:“我也是這樣想的,我再去弄一點來吧。”
說著,孫大鐵就轉身往村子裡走去,看樣子是回自己的家裡拿了。一般來說,這種燒窯的柴草都是就地取材,但是剛才小六子已經在周圍“掠奪”過一回了,看來附近也剩不了多少了,所以他才想著回家裡去拿一點。
不過這也是看在周晴的面子上,村子裡的人對待外來的客人在這些小事情上是明顯的不一樣的。
如果光是趙海生他們,孫大鐵是不會回家去搬柴草的,而是花多一點時間在周圍看看能不能找到。
把窯裡的一部分灰扒出來之後,小六子又繼續往裡面回樹枝,火又一下子旺了起來。
“為什麼不把裡面的灰都扒出來?”周晴奇怪地問。
剛才小六子在扒灰的時候,她就盯著窯裡在看,現裡面還有大半的灰沒有扒出來,但是小六子卻停了下來。
“不能全都扒出來,其實如果不是必要這些灰我們都是不扒出來的,因為這些灰可以保持溫度。但是如果太多了,就要扒出來一些,要不就會塞滿了窯,新的樹枝如果加進來,可能就會把這窯捅塌了。”趙海生這些人在農村長大,對這些事情那可都是瞭如指掌,不過周晴很顯然就是一個門外漢了。
所以周晴看起來就象是一個好奇寶寶一樣地不斷問。
“真的是想不到這樣的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窯還有這麼多的學問在裡面,這些可都不是在書本上能學得到的呢。”周晴不由得感嘆著說。
趙海生點了點頭:“確實是這樣,再說了,這書本上可不會說這種事情,呵,這種知識啊,那可都是代代相傳,不過呢如果不是生活在農村裡的孩子要想知道或者是學會這種東西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周晴同意地點頭說:“確實是啊。”
她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城市裡長大的她雖然從來不缺少什麼布娃娃之類的玩具,但是對於這種農村裡常見的玩樂她就一無所知了。
太陽已經慢慢地沉下去,而天邊的雲彩更加地通紅了,就象是這窯裡的火燒一般,更是顯得壯觀無比。
周晴和趙海生等人坐在這窯邊,一邊看著小六子往窯裡送著柴草,一邊小聲地說著一些閒雜鎖事,不時出一陣輕鬆的笑聲,再加上緩緩吹過來的晚風,讓人不由得平靜下去。
這樣的日子,寧靜得就象是一汪清泉一樣,讓人留戀不已。。
第二卷大發展第五十七章送窯鬼 時間在眾人的談笑之中慢慢地過去。直到小六子的叫聲才把眾人從談興之中“打救”出來。
“老大,我看差不多了,你看這土塊都紅了。”小六子手指著窯說。
趙海生仔細地打量起那窯的土塊,現中部以上的土塊的裡層的小部分都已經透出陣陣紅意,“外黑裡紅”正是燒窯達到了要求之後的表現。
“是可以了。”趙海生同意說。
“那我燒完這一灶火之後就停了。”小六子說著就不再往裡面加柴了。
這個時候,周晴也湊了過來看了一下窯,她有點好奇地問:“為什麼不繼續燒?我看這土塊還沒有全都變紅啊,全都變紅不是更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