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三體星系看起來比太陽 系更危險,正是因為三體星系內部那一片直徑十個天文單位的曲率驅動航跡——這使得對三體星系的黑暗森林打擊來得無比迅速。航跡和座標 廣播相互印證,使得三體星系的危險位急劇上升。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一號觀測單元又在不同方向的太空中發 現了六處曲率驅動航跡,都近似地呈球形,大小差別很大,直徑從十五到 兩百個天文單位不等,但形狀都很相似,其中有一處距太陽系僅為六千個 天文單位,顯然是三體艦隊從光速脫離時留下的。其餘的幾處從它 們所在的方向和位置看,都與三體第二艦隊無關。可以認為,曲率航跡在 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
這是繼“藍色空間”和“萬有引力”號兩艘飛船在四維空問碎塊中的發現後。對宇宙中存在大量高等智慧文明的又一個直接證據。 其中的一處航跡距太陽僅 1。4 光年,已經接近奧爾特早雲,顯然曾經有一艘宇宙飛船在那裡停留。然後進入光速離去了,但誰也不知道這事是 什麼時候發生的。
曲率驅動航跡的發現,使得已經備受質疑的光速飛船計劃徹底死亡。 艦隊國際和聯合國都很快促成了國際立法,各個國家也相繼立法,全面禁 止對曲率驅動飛船的研究和製造,這是繼三個世紀前的核不擴散條約以 來,對一項技術最嚴厲的法律禁止。
於是,人類文明面臨的三個選擇只剩下兩個:掩體計劃和黑域計劃。
《時間之外的往事》 (節選)對無邊暗夜的恐懼
表面上看,光速飛船計劃的死亡有著明顯的原因:避免由此產生的曲 率驅動航跡提前暴露地球文明的存在,或者提升太陽系在宇宙觀察者眼 中的危險值,招致更快到來的黑暗森林打擊。但這件事背後有著更深層 的原因。
從公元世紀到危機紀元末,人類對星空是充滿嚮往的。但邁向宇宙的 頭幾步充滿失敗和痛苦。慘烈的末日戰役讓人類痛苦地意識到自己在宇 宙中的脆弱,同樣給人們心靈帶來創傷的是人類之間的黑暗戰役。後來 發生的事,無論是對“青銅時代”號的審判,還是“藍色空間”號劫持“萬 有引力”號併發布宇宙廣播,都加深了這種創傷,並使其上升到哲學高度。
其實,普通大眾對該計劃只是持冷漠態度,他們認為,即使光速飛船 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造出來,也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大眾更關注掩體計 劃,這畢竟是最現實的生存之道;當然也關注黑域計劃,三個世紀的恐懼 經歷使人們強烈嚮往平安的生活,黑域能夠提供這種生活;至於與宇宙的 隔絕,人們當然感到遺憾,但太陽系本身已經足夠大了,這種遺憾是可以 接受的。人們對黑域的關注度低於掩體計劃,是因為普通人也能看出這種技術的超級難度,大眾普遍認為,憑人類的力量很難完成這樣的上帝工 程。
相比大眾的冷漠態度,對於光速飛船計劃的狂熱支援和堅決反對都 來自精英階層。
支援研製光速飛船的派別認為,人類最終的安全來自於向銀河系的 擴張和殖民,在這個冷酷的宇宙中,只有外向型的文明才能生存,偏安一 隅終究要滅亡。持這種觀點的人大多不反對掩體計劃,但都對黑域計劃 持強烈的厭惡情緒,認為那是自掘墳墓,雖然他們承認黑域能夠保證人類 長期生存下去,但對整個文明而言,那種生活與死亡無異。
反對光速飛船的人大多是出於政治原因。他們認為,人類文明歷盡 艱辛,終於進入近乎理想的民主社會,而飛向星空後的人類則不可避免地 發生社會大倒退。太空像一面放大鏡,可以在瞬間把人類的陰暗面放到 最大。“青銅時代”號審判中一名被告賽巴斯蒂安·史耐德的一句話被他 們當做反覆引用的口號:當人類真正流落太空時,極權只需五分鐘。
由民主文明的地球向銀河系播撒無數個極權的種子,這種前景是一 些人死也不願接受的。
處於幼年的人類文明曾經開啟家門向外看了一眼,外面無邊的暗夜 嚇住了他,他面對黑暗中的廣表和深邃打了個寒戰,緊緊地關上了門。
【廣播紀元 8 年,地日拉格朗日點】
程心再次來到位於地球和太陽引力平衡點的太空,這時距她與雲 天明相會已過去七年,這是一次輕鬆許多的太空旅程,她是作為掩體計 模擬試驗的志願者前來的。
掩體計劃模擬試驗由艦隊國際和聯合國共同發起,目的是在太空中 試驗太陽爆發時用外圍巨行星作為掩體的有效性。
川一顆超級氫彈模擬爆發的太陽,現在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