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系中仍存在一至兩顆 恆星的情況下,星雲物質不斷被恆星吸人,這個過程產生了巨量的強輻 射,使現在的三體星系成為了輻射的熔爐,對生命和文明來說是一個死亡 之域。正是這強輻射的激發,才使得那片星雲自身發光,看起來如此明亮 清晰。
“這讓我想起了那天夜裡峨眉山的雲海,”瓦西里說,“那是中國的一 座山,在那山的頂上看月亮是最美的景緻。那天夜裡,山下全是雲海,望 不到邊,被上空的滿月照著,一片銀色,很像現在看到的樣子。”
看著這四十萬億千米外的銀色墓場,威納爾也感慨萬千,“其實吧,從 科學角度講,毀滅一詞並不準確,沒有真正毀掉什麼,更沒有滅掉什麼,物 質總量一點不少都還在,角動量也還在,只是物質的組合方式變了變,像 一副撲克牌,僅僅重洗而已。。。。。。可生命是一手同花順,一洗什麼都沒了。”
威納爾再次細看影象,得到了一個重要發現,“天啊,那是什麼?!”他 指著影象中距星雲有一段距離的太空說,按比例,那裡距星雲中心大約 三十個天文單位。
瓦西里盯著那裡看,他畢競沒有天文學家久經訓練的眼睛。開始什麼都看不出來,但後來還是在漆黑的背景上看出了隱隱約約的輪廓線,勾勒出一個大致的圓形,像夜空中的一個肥皂泡。 “看上去很大,直徑有。。。。。。約十個 A1吧,是塵埃嗎?”
——————————————
1天文單位。
“絕對不是,塵埃不是這種形態。” “你以前沒見過?” “誰也沒見過。這東西透明,邊界很淡,以前最大的望遠鏡也看不到。” 威納爾把影象再次推遠,想從整體上看看星雲與雙星的位置關係,並且想知道是否能看出星雲的自轉。在視野中,星雲再次變成漆黑深空中 的一小片白色。就在這時。在距離三體星系約六千個天文單位的遠距離 太空中,他又看到了一個“肥皂泡”,比剛才那個大許多倍,直徑約五十個 天文單位、約為一個行星系大小,在裡面可以容納三體星系或太陽系。威 納爾把這個新發現告訴了瓦西里。
“天啊!”瓦西里驚叫一聲,“你知道這是什麼位置嗎?!”
威納爾盯著看了一會兒,試探著說:“三體第二艦隊進入光速的位 置?”
“對。” “你肯定?” “我以前的職責就是觀察這片空域,比對自己的手掌都熟悉。”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曲率驅動飛船在進人光速的加速段會留下航跡。 第一個較小的航跡在三體星系內部,它的出現有幾種可能。也許,三體世界最初並不知道曲率驅動會留下航跡,在試驗曲率引擎或光速飛船 試航時在星系中意外產生了航跡;或者他們知道航跡的事,卻因某種意外 把航跡留在星系中。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絕對不是他們希望的事,他們 肯定試圖消除航跡,但沒有做到。十一年前,三體第二艦隊用了一年時間 進行常規航行,在距母星系遠達六千個天文單位時才啟動曲率引擎進人 光速,就是為了讓航跡儘量遠離母星系,雖然這樣做已經晚了。
當時,這個舉動一直讓人們迷惑,最合理的解釋是:這是為了避免 415 艘飛船進人光速時的能量溢位對三體世界產生影響。現在看來,是為 了避免因曲率驅動航跡暴露母星文明。第二艦隊在距太陽系六千個天文 單位的遠方就匆匆脫離光速也是這個原因。
威納爾和瓦西里長時間對視著,目光中的恐懼越來越深,他們都在進 行著同一個推測。
“立刻報告。”威納爾說。 “可現在還不到常規通訊時間,這時報告,就等於是警報了。” “這就是警報!警告人類不要自我暴露!” “你過慮了吧,人類才剛開始研究光速飛船,半個世紀後能造出來就不錯了。” “可萬一初步試驗就能產生那種航跡呢?也許這種試驗在太陽系的什麼地方正做著呢!” 於是,這個資訊被以警報級別用中微子束髮往艦隊總參謀部,又被轉發到聯合國 PDC 總部,不想透過不正常渠道被誤傳為光粒攻擊警報,引發 了兩天後的世界性動亂。
曲率驅動航跡是飛船在進入光速時留下的,就像火箭從地面起飛時 在發射臺上留下的燒痕,飛船進人光速後即以慣性飛行,不再留下航跡。 可以合理地推測,飛船在由光速進人亞光速時同樣會留下這樣的痕跡。 現在還不知道航跡能夠在太空中保留多久,據推測,這可能是曲率驅動引 起的某種空間畸變,可能會保留很長時間,甚至永久存在。
人們有理由認為,智子所說:從遠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