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先生半信半疑地按照他妻子的說法去做,結果一天之內就銷售掉了七十套,第二天購買的人群在店門口排滿了長隊。

然而退貨的女人很快又蜂擁而至,因為排尿器下端的導嘴是傾斜的,可以讓尿流到較遠的距離,而漏斗的嘴是直的,用這種“排尿器”的婦女往往會將小便弄到自己的褲襠裡。

這樣的例子聽起來十分滑稽,但它卻是群體善於誇大的典型表現。

真實的情況還不止如此,群體往往還會誇大他們在某方面的感情。這使得他們開始信奉原始人的熱情,信奉英雄主義,而這些東西在一個理性個體身上是絕對沒有的。

群體埋葬了所有的懷疑精神與獨立意識,他們只臣服於激烈的言辭、虛假的形象!

正因為如此,群體才會為自己創立偶像,塑造英雄。

即使對於他們自己的英雄的感情,群體也會做出同樣的誇張,幾乎在所有的傳說中,英雄所表現出來的品質和美德,總是被群體無限地誇大,最終演變為一部史詩樣的神話。

這種誇大甚至還被帶進了生活之中。早就有人指出過一個現象——觀眾會要求舞臺上的英雄具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勇氣、道德和美好品質。

(18)群體的偏執與專橫(上)

由於智力商數的下降,使得群體只能接受簡單而極端的東西,即使在感情方面也不例外。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找出示例。遍佈伊比利亞半島的宗教裁判法庭正是這樣的東西,一場關於宗教教義的爭論,最終被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所遏止。

當持有不同見解的教徒被付諸火刑時,群體的一大極端表現就已經被揭示出來:

只要群體出現,那它就必然是偏執的。

群體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對於別人提供給他們的各種意見、想法和信念,他們或者全盤接受,或者一概拒絕,將其視為絕對真理或絕對謬論。

群體絕不允許旁人對他們的真理有所質疑,也絕不允許旁人持有他們所認為的謬論。這種偏執的情緒根深蒂固,除非用另外一種極端的感情來取代,否則根本難以動搖。

當群體意識到自己的強大時,它的偏執就發生了變化。

當群體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感與破壞性後,並把這種力量與偏執結合起來時,群體就擁有了專橫的性質。

理性的個人可以接受不同意見,可以接受矛盾,進行平和的討論,但是群體絕不會允許此類現象發生。

根據我們已知的事實,公眾集會上,演說者哪怕做出最輕微的反駁,立刻就會招來怒吼和粗野的叫罵。在一片噓聲和驅逐聲中,演說者很快就會敗下陣來。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如果現場的局面失控,又沒有一位所謂的英雄人物或當權者來進行約束的話,反駁者甚至會被當場打死。

遍佈歐洲大地,時間長達兩個半世紀的獵巫風潮足以很好地說明這一點。不僅數以萬計的人成為了獵巫隊伍的犧牲品,甚至於那些敢於站出來替人辯白的無辜者,也要慘遭不虞。

在1704年的蘇格蘭地區,一個患有癲癇病的流浪漢指控兩名婦女對他實施巫術,其中一個在被抓進監獄後逃了出來,但是第二天就被抓到。在押回監獄的途中,對巫師切齒痛恨的人們知道了這件事,就想要親手淹死她。他們把她帶到海邊,在她身上捆上繩子,將繩子的另一端拴在附近一艘漁船的桅杆上。然後把她投進水中再拉上來,然後再投下去。

當這名婦女被折磨得半死不活的時候,人們又把她拖上海灘。一個暴徒專門回家把門板卸下來,壓在這個可憐女人的身上,然後再在上面堆上大石,把人活活壓死。

在整個過程中,沒有一個地方官出來干涉;那些押送計程車兵也翫忽職守,對此幸災樂禍,出來阻止這類行為的人無一不遭到恫嚇和毆打。

(19)群體的偏執與專橫(下)

儘管專橫和偏執是一切型別的群體的共性,但是其強度還是有所不同的。在這個方面,種族因素會再次起到作用。

我們常說,一個民族會有自己的民族性格,卻很少有人真正理解民族性格的含義,它其實是指支配著人們感情和思想的基本的種族觀念。

一個富於理性的民族,往往能夠保持較強的個人獨立意識。他們知道趨利避害,懂得一切人類的是非觀念、善惡標準,冷靜而沉穩,較難受到鼓動而變得狂熱。

在這方面,以英倫三島的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最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