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而且還會繼續發生下去,看不到一絲停止的跡象。

(6)第五條導火索:教育

人們常常會持有一項錯誤的觀點:教育能夠使人大大改變。

這種觀點堅持認為:教育會萬無一失地改造民眾,甚至於把他們變成平等的人。

這種觀點被人們不斷地重複,當它被重複得足夠多時,就足以讓它最終成為最牢固的民主信條。以至於今天要想擊敗這種觀念,就像過去擊敗教會一樣困難。

然而我們要說的是,教育既不會使人變得更道德,也不會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變他的本能,也不能改變他天生的熱情。

甚至在某些時候,只要進行不良引導,教育的壞處還會大於好處。

統計學家在這個方面為我們提供了佐證。根據他們的觀點,犯罪隨著教育,至少是某種教育的普及而增加。社會一些最壞的敵人,也是在學校獲獎者名單上有案可查的人。

根據一本著作顯示,目前受過教育的罪犯和文盲罪犯的比率是3:1。在50年的時間裡,人口中的犯罪比例從每10萬居民227人上升到了552人,增長了整整1。3倍之多。

這一點在法國體現得尤為明顯,因為法國的年輕人犯罪率大幅度攀升,而人盡皆知的是,法國為了這些年輕人,已經用免費義務制教育取代了交費制。而那些成為社會敵人的社會主義者,往往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危險狀況,都是因為這‘炫種教育制‘書度建立在一‘網個錯誤的心理學基礎上面。這種基礎認為,智力是透過一心學好教科書來提高的,只要一個人的成績足夠好,那麼他的智力就會獲得穩步提高。

由於接受了這種觀點,人們便儘可能強化許多手冊中的知識。從小學直到離開大學,一個年輕人只能死記硬背書本,他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個人意識從來派不上用場。受教育對於他來說就是背書和服從。

於是,許多孩子在學校裡開始對著一篇篇語法和綱要努力,做到準確重複,出色模仿,直到變成學舌的鸚鵡為止。這種教育的唯一結果,就是貶低自我,讓我們變得無能。

如果這種應試教育僅僅是無用,人們還可以對孩子們示以同情,這些雖然沒有在小學裡從事必要的學習,但好歹還被教會了一些科勞泰爾後裔的族譜、紐斯特里亞和奧斯特拉西亞之間的衝突或動物分類之類的知識。然而,這種制度造成的危險要遠比這嚴重得多,一個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它使服從它的人強烈地厭惡自己的生活狀態,極想逃之夭夭。

應試教育的結果是:工人不想再做工人,農民不想再當農民,而大多數中產階級,除了吃國家職員這碗飯以外,不想讓他們的兒子從事任何別的職業。[小說網·。。]學習的唯一目的不是讓人為生活做好準備,而是隻打算讓他們從事政府的職業,在這樣的行當裡想要取得成功,根本不需要無需任何必要的自我定向,或表現出哪怕一點個人的主動性。

說到底,應試教育制度在社會等級的最底層創造了一支無產階級大軍,這個群體對自己的命運憤憤不平,隨時都想起來造反。

而在最高層,它又培養出一群輕浮的權貴階級。他們既多疑又輕信,對國家抱著迷信般的信任,把它視同天道,卻又時時不忘對它表示敵意,總是把自己的過錯推給政府,離開了當局的干涉,他們便一事無成。

儘管國家用教科書製造出這麼多有文憑的人,然而它只能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於是只好讓另一些人無事可做。因此,它只能把飯碗留給先來的,剩下的沒有得到職位的人便全都成了國家的敵人。

從社會金字塔的最高層到最低層,從最卑賤的小秘書到教授和警察局長,有大量炫耀文憑的人在圍攻各種政府部門的職位。商人想找到一個代替他處理殖民地生意的人難上加難,可是成千上萬的人卻在謀求最平庸的官差。

只在塞納一地,就有幾千名男女教師失業。這些人全都蔑視農田或工廠,只想從國家那兒討生計。而被選中的人數卻是有限的,因此肯定有大量心懷不滿的人,他們隨時會參與任何革命,不管它的頭領是誰,也不管它有什麼目標。

可以說,掌握一些派不上用場的知識,是讓人造反的不二法門。

關於應試教育的題外話(上)

我們瞭解了引發群眾運動的五大導火索,然而對於教育因素,我們還應當額外說上幾句題外話。

很明顯,法國在教育制度上犯了不小的錯誤,它所實現的唯一價值就是,為這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