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的部將,他們對項羽的忠心,此時還不強,項羽叫他們給自己上帝號,顯然不可能。而項羽自己的部將,功勞和資格都還比不了張耳、臧荼、趙將申陽這些人,還不配被封為王。

為項羽計,現在只有以自己的軍隊,把這些諸侯王都戰敗,遣自己的部將為新王,那麼,眾王給他上帝號,才能說是可以和必然的。但是,眼下六大貴族諸侯王都在,自有王國地盤,項羽以楚軍去打他們——而他們又沒什麼過錯可被打,項羽一是不容易擊敗他們,二是如果真的去打,那在諸侯眼裡,他就跟侵略成性的暴秦一樣了。

所以,現在項羽能做的,就是以諸侯聯軍中的諸侯諸將,提拔為王,瓦解舊的六大貴族王。即便如此,這也在隨後遭受了六貴族王的反擊。

項羽作為霸王,直轄的九郡佔有山東南部、中原河南東部(魏地)、江蘇、安徽的部分地區,總體來講是淮河流域。

現在說說項羽的部將,英布在滅秦戰爭中常為軍鋒,以少敗眾,也很聽項羽的話。項羽把英布(他在誅秦戰爭中常為軍鋒,以少敗眾也最聽項羽的話)封為九江王,地轄江西和鄰近的安徽、河南、湖北部分地區,把楚懷王下面的柱國共敖封為臨江王,地轄湖北、四川部分地區,乃楚國核心舊地。因為這個地盤是他略定下來的。這也是十八王中的兩個。

嚴格來講,英布和共敖都不是項羽的部將,是本不受項羽隸屬的楚將,當時擊章邯救趙時,楚懷王命令他倆都總受項羽指揮罷了。

項羽當然可以把自己的九郡裂出幾個,封給自己的部將和親戚為王。但是項羽不會願意這麼幹,不過,他把自己的親戚和部將封為侯,有幾百幾千戶的食邑,這倒肯定是有的。

最後要說的是,即便項羽的這個分封是迴歸了分封制,那也不能以“倒退”名之,而是歷史漸進性的正確舉措。秦帝國的迅速顛覆,除了秦朝法苛,愛對外打仗以外——這個其實在後代也都一樣,主要還在於取消了齊、楚、韓、魏等曾經幾百上千年的諸侯國,人們是不能立刻接受的,連陳勝都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不是要絕他們的種,而是我們這樣沒種的,也要上去當王侯,那就是功勞大的裂地為諸侯王,功勞小的做食邑的侯。這場運動從一開始,就是明確指向分封,而且這樣還很符合民意,立了舊諸侯王族的後人為新的諸侯王,是“從民欲也”。所以,當秦被推翻,重新樹立多個諸侯王,在當時的起義將領和民間看來,都是受歡迎的。這也表現為,人們並沒鬧出要推翻各個諸侯王,要搞統一郡縣制的新起義。

所爭的只是,這個多個諸侯王上面,誰是帝——天子,一個擁有若干直轄郡並且得到諸侯擁戴的天子。

能說這是一種歷史的倒退嗎?如果非說這是倒退,那這倒退就是當時全國人民的選擇。其實,在當時的人民看來,如果一個王族沒有世代幹缺德的事,就把他的王國給取消了,這是不義的——荊軻大約就是這麼想的。而歷史所謂的前進,從諸侯王國的分封制向統一郡縣制,也應該是漸進性的。中間有個分封的王與皇帝直轄的郡縣並存的過渡階段(也就是後來西漢前半期的樣子,直到漢武帝才基本結束)。

第八章 彭城之戰,項羽攜三萬騎兵大破劉邦五十六萬大軍

韓信忍胯下之辱

公元前206年四月,完成大分封的諸侯各王們,高高興興地領著自屬的部隊,都前往自己的屬國了。

項羽也出了函谷關,向東而去,半路上先得讓最大的貴族——楚懷王,給自己騰出彭城的王宮。項羽說:“古代的帝都有地方千里,而且必須居住在上游。”於是派人先行,跑去勸義帝楚懷王,要他去上游待著。彭城處於楚地的下游,上游就是湖南。義帝撅著嘴,搬家到了湖南東部的郴縣,等待自己風雨未卜的前程。項羽隨即入了彭城。

這時劉邦,也捲了自己的行李,帶了項羽頒給他的“漢王”大印,帶著自己剛剛在這個體制下封的幾個侯(有建成侯曹參、臨武侯樊噲、昭平侯夏侯嬰、威武侯周勃、建武侯靳歙),向南往漢中這個自己的王國而去了。

從陝西到漢中這段翻越秦嶺的荒山道路非常難走,中間靠的是千里棧道,也就是靠近山腰處鑿石為洞,每隔一定間距地排列起來,然後將大塊的方木嵌入洞中,上面鋪板,形成懸空的板路。

南下走在棧道上的劉邦的隊伍中,還有一個了不起的人,他叫韓信,擔任出納工作——給士兵發糧餉。

韓信小時候就胸有大志,對未來期望很高。他的老家在蘇北淮陰,往西北一百公里就是張良逃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