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部分

輸山地戰意識——

第一,要佔領制高點,這叫腦袋,可以用以完全控制整個陣地。

第二,要佔領制高點兩旁的山頭,這叫左右手,可以起到側擊的效果。

金澤師團以為自己是傳說中的鐵甲連環馬,沒想到從山林裡伸出來的,卻是一支支鉤鐮槍,用《水滸傳》裡的語言,叫做“但見馬到,一攪鉤翻”。

中國軍隊用“鉤鐮槍”來對付日本人的“連環馬”

一座又一座山頭的苦鬥,令金澤師團疲於奔命。所謂的追擊令,漸漸已淪為一紙空文,從出發地到咸寧直線距離大概有一百多里,金澤師團平均每天“追擊”不超過兩裡,這真是要了人命。

與此同時,第二十七師團在擺脫第十八軍的“糾纏”後,又在公路上遭遇了“湯式運動戰”,其後續輜重部隊經常被伏擊,一時間顧前難顧後,顧後難顧前,本就不高的進攻效率直線下滑。

第十一軍負責西進的兩支主力都因此變得蔫頭巴腦,基本上一天才能佔領一座山頭。岡村坐在第十一軍司令部的作戰室裡,每天用彩色鉛筆將山頭標註下來。在地圖上,幕阜山像一件衣服,而這些攻佔的山頭就像衣服上的碎點花紋,只是它們太細小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岡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夠儘早把點連成線,但湯恩伯作戰的特點是,你攻擊他一部,他必定會親自率軍進行反擊,這樣就把點連成線的機會降到了最低。

整個幕阜山戰場處於一片混戰之中,日軍剛剛擊退一股中國軍隊,另一股中國軍隊又很快會冒出來,或者日軍雖然嵌入湯恩伯的正面防線,但其左右兩側仍然紋絲不動。

湯恩伯畢業於陸士第十八期,岡村寧次則畢業於陸士第十六期,一個學校教出來的,上下僅相差兩屆。岡村精通正面進攻,湯恩伯熟悉山地防守,岡村懂得迂迴抄擊,湯恩伯亦擅長運動殲敵。如此,雙方就只能打到難分難解。

透過以前的南口之戰和臺兒莊大捷,岡村對湯恩伯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可是當真正交手,他才知道對方名不虛傳。

當然,如果湯恩伯沒有幕阜山為依憑,也不可能令岡村如此頭疼。

老岡村不再有閒情逸致畫畫了,他寫條幅,言道:敵非敵,地形是敵,征戰我不愛山水。

你不愛山水,山水還不愛你呢,誰讓你跑我們這裡來殺人放火的?

一個更比一個強

除了進攻受阻外,岡村還面臨著另外一道難題:酷暑來襲。

岡村年輕時在武漢待過。據他自己的體驗,這一帶並不是每年都很熱,也有不熱的年頭,但讓他頭大的是,此次舊地重遊,卻正好碰上了一個好年份,華中地區特別熱。

日軍官兵在作戰時不得不赤膊上陣,尤其是那些長滿絡腮鬍子的老兵,臉上生出痱子,鬍鬚之間的痱子化膿,滿臉像開了花一樣,真是又噁心又滑稽。

前線變得苦不堪言,在日軍野戰醫院裡,躺滿了各式傷病員,幾乎人滿為患。當岡村看到那麼多傷兵被用擔架抬下來時,他的眼淚也忍不住要掉下來,巡視時幾次都試圖把目光挪開,以免被自己的部下看到。

老天,華中作戰怎麼會這麼難呢?

此次受命向武漢發起總攻的部隊,不僅有岡村的第十一軍,還有原“華北方面軍”第二軍。相對於第十一軍,第二軍重新集結和出發的時間都較晚,一直到8月中旬才從合肥起程,其進攻路線是跨越安徽、河南、湖北三省,從大別山北麓繞到武漢。

兜這麼一大圈子,當然是因為花園口決堤,便捷途徑被切斷了。假如當初能橫跨豫東大平原,從鄭州南下,則不需大部隊,光動用坦克戰車和騎兵組成的“快速挺進隊”即能達到目的。

由於沿途公路橋樑已遭到破壞,第二軍原先準備的近兩千輛汽車全都派不上用場,成了廢物一堆,各師團不得不徒步行軍。

走著走著,大家就開始咒罵起來,像第十一軍一樣,他們罵的也是“鬼天氣”。

對天氣因素,日本統帥部不是完全沒考慮到。

先期出發的熊本師團兩千多人患瘧疾的事實,曾把參謀本部嚇了一大跳。要都這麼著,豈不是還沒怎麼打仗就得大量減員了?8月、9月正是南方最熱的季節,就算不“打擺子”,官兵也可能中暑,因此陸軍竭力主張將進攻武漢的時間推遲到10月。

可是海軍不幹。

長江又不是一年到頭水都是滿的,還就這兩個月是豐水季節,江面又寬,淺灘又少,我們的軍艦才能溯流而上,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