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真面對蔣介石時,汪精衛的膽子也大不起來。
回去之後,他翻來覆去,想想還是不甘心,決定再見一次蔣介石,把沒說出來的話痛痛快快說清楚。
不巧,蔣介石得了重感冒,正在發高燒,不過聽到汪精衛求見,仍躺在床上接待了對方。
問了問蔣介石的身體狀況,汪精衛突然沉默起來,房間裡出現了一段時間的冷場。
蔣介石馬上領悟過來,一個平時那麼能言善辯的人主動做了悶葫蘆,肯定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嘴裡含著非常想說但一時又無法說出口的話。
這句話是什麼,雙方都心知肚明。
蔣介石從床邊端起一杯白開水,喝了一口,然後對汪精衛說:如果我們接受了日本的“和談條件”,將來連喝口水都不會這麼自由。
汪精衛旋即明白,蔣介石的抗戰決心堅如鐵石,你再怎麼口若懸河,都不可能動搖他的意志。
原先汪精衛是希望讓蔣介石來主持“和談”的,但透過這番試探,他已明白,至少在國民黨內,這麼做是不可能的。
接著他又發現,在政府內部,自己的做法同樣行不通。
廣州失守,令汪精衛震驚不已,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公開表示,可以有條件接受日方的“議和條件”。
那時即使蕭振瀛與和知的香港談判,也都只能暗中進行,因此這樣的論調立刻受到了朝野上下的強烈抨擊。新加坡華僑領袖陳嘉庚更是以一份只有十一個字的電報直接下了評判:官吏談和平者以漢奸論罪。
汪精衛臉色蒼白,受到了極大刺激。
同一個你
廣州陷落後,武漢也很快就沒有了,只有重慶。
在這個季節,山城尚為美麗秋色所映,可是這個人卻無心賞看窗外的風景。
“大武漢”的航海時代漸行漸遠,這裡將提前迎來一個從未經歷過的冬天以及從未經歷過的寒冷。
山城顛簸,即使蜷縮在車裡也是搖搖晃晃。他不知道,這種搖搖晃晃的日子何時才能結束,前方等待著的,又會是怎樣一種命運和結果。
在不斷的搖晃之中,國民黨副總裁魂不守舍,精神恍惚。
據說在北伐時期,當汪精衛在廣州街頭演講時,那些女學生聽到激動處,都要向美男撒花,報端謂之“天女散花”。除此之外,在詩詞歌賦方面,汪精衛也堪稱名家,只是自武漢失守後,這位名家無論是演講的內容,還是寫出的句子,已全是“惆悵濤聲枕畔聞”之類的悲調。
丟城失地該怎麼辦,汪精衛說,以前的古人們都是要跳井上吊以殉的,現在誰都做不到這一點,那就得想點別的法子。
這個所謂的法子,就是“悽然不作零丁嘆,檢點生平未盡心”,大家都不要去學文天祥唱《正氣歌》《過零丁洋》了,還是現實一點吧。
在“渡邊工作”中,汪精衛透過“低調俱樂部”的骨幹梅思平與近衛的私人代表進行了五輪密談,最終確定日方以“不要領土,不要賠款,兩年內撤軍”為優惠條件,支援汪精衛出馬主持“和平運動”。
一切準備就緒後,近衛內閣於11月3日發表了自“七七事變”以來的第二次對華宣告。與上一份宣告關上大門不同,這次近衛要開門談判了,不過他要求重慶政府必須“更變人事組織”,也就是讓蔣介石下野,然後才有得談。
這是一個訊號。蔣介石或許不明白其中玄妙,所以無動於衷,汪精衛卻是懂的。
一週之後發生的一件事,猶如火上澆油,令汪精衛一下子跳了起來:“焦土抗戰”搞走了火,竟然把長沙給燒了!
悲哀之處在於,花園口決堤總算擋住了日軍,長沙這把火卻連鬼子的一根毛也沒燒著,倒黴的全是老百姓。
長沙大火讓汪精衛找到了另一個抗戰打不下去的依據。
你們開口閉口“焦土抗戰”,怎麼樣,像長沙那樣化為焦土,則萬事休矣!
在和蔣介石一起吃飯時,他便主動找機會聊起話題,說抗戰打到這個樣子,國家民族已瀕於滅亡,這是國民黨的責任,不如我們兩人都迅速聯袂辭職,以謝天下。
蔣介石越聽越不是滋味,這不是在“逼宮”嗎?他把筷子往桌上一拍:那你說,如果我們都辭職了,誰來負起政治責任?
飯也不用吃了,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便爭吵起來。
蔣介石在口舌之辯方面並非能手,而且也沒什麼耐心,吵了一會兒把胃口都給吵壞了。
好了好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