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部分

相提並論,倫敦大轟炸也遠比重慶大轟炸更能觸動美國政府和民眾的神經。

在這種背景下,你跟英國人搶飛機,豈非天方夜譚?

既然爭搶“一流飛機”失敗,那就只能爭搶“一流飛行員”了。

陳納德是個獨來獨往、頗有個性的人,素不喜與軍政部門的官僚打交道。但為了獲得飛行員,他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展開“穿梭外交”,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去賣嘴皮子。

美國有海陸兩大航空隊,但沒有哪個航空隊缺得了一流飛行員,任陳納德講到口乾舌燥,軍方給予的答覆仍然斬釘截鐵:“哪怕抽走一名軍官都不行。”

想挖我的人,沒門!

如果美國沒有宋氏兄妹、胡適這些神人在不停運動,善於打仗卻不善於應酬的陳納德幾乎就要崩潰了。

中國在美的“遊說集團”最後通了天,使用了總統個人直接干預的辦法,而羅斯福當時能夠接受的一個觀點就是,猶如蘇聯志願空軍那樣,美國將從中國這個對日空戰的競技場上得到寶貴的作戰經驗。

1941年4月15日,歷史性的一天,羅斯福親自簽署了一項未公開發表的命令,允許航空隊中的優秀飛行員退役,以平民身份加入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一支日後聲名大噪的國際空軍終於誕生了。

“要你命三板斧”

志願航空隊還沒籌備完成,中國的空中防禦卻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隨著蘇、日簽訂“中立條約”和蘇聯志願空軍退出,中國空軍因此失去了最後一點還手之力,重慶也成為一座實質上的不設防城市,一月之內,竟遭到日本航空隊的十四次大轟炸。

日機對重慶的長時間瘋狂轟炸給中國造成了巨大損失1941年6月,在持續不斷的大轟炸中,重慶發生了較場口隧道慘案,死傷民眾千餘。

8月,日本航空隊實施“斬首行動”,蔣介石的黃山官邸遭到突襲,他本人雖倖免於難,隨身衛士卻被炸死炸傷多人。

蔣介石驚怒之餘,再次在重慶緊急召見陳納德,說:“這裡的所有情況,你都看到了,不用我多說什麼了吧?”

陳納德要做的,就是儘快趕到位於緬甸東瓜的訓練基地,在短時間內打造一支空中防禦力量。

陳納德剛到東瓜,迎頭澆過來的卻是一盆冷水。

五名飛行員一人交給陳納德一張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