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部分

陳誠此時的主要身份,並不是總司令或戰區司令長官,而是政治部部長。

政治部成立於“大武漢”時期,是當時軍委會下屬的四大部之一,與其他部相比,政治部偏向於抗戰宣傳,屬於“賣狗皮膏藥”的部門,然而唯其如此,要想有所成績,其複雜性和操作難度,一點不比軍政部或者軍令部低。

陳誠出任政治部首任部長時,很多人都不服氣,有人甚至笑話陳誠是“黨政上之遊擊”——在黨政這碗飯上,你陳某人不過是個不入流的游擊隊隊員而已,連正規軍都算不上。

的確,雖然陳誠已經指揮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這樣的超大規模戰役,但在官場中他還只能算個小字輩,而官場又不比戰場,沒法直接記軍功,一下子升得這麼快,不招來羨慕嫉妒恨,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邊是數不清的流言和中傷,另一邊卻是政治部早期的紅紅火火。

在陳誠執掌時期,政治部是國共合作最融洽、產生合力最集中的一個部門,在抗戰宣傳上更是搞得轟轟烈烈,“賣狗皮膏藥”硬是賣出了效果,令人刮目相看。

應該說,陳誠無論在軍事還是政治方面,都有一定的能力,而且他性格要強,非常能吃苦,因“能幹,苦幹,硬幹,強幹”曾被稱為“四干將軍”,屬於標準的工作狂,這一點與蔣介石頗有相似之處。

可是在優點相同的情況下,兩人的缺點也驚人的一致,就是“毅”不錯,卻都缺乏一點“弘”的修養和技巧,為人處世鋒芒畢露,周圍不小心得罪過的人常常多得連他們自己都記不清。

由於資歷較淺,很多政府部門的高官都曾是陳誠的前輩或老領導,陳誠在公開場合見了他們畢恭畢敬,比如何應欽要叫敬公(何應欽字敬之),連顧祝同也得稱之為墨公(顧祝同字墨三)。

然而尊敬歸尊敬,真正辦起事來,陳誠卻是六親不認,該反對誰就反對誰,有一說一,沒半點含糊的。

第44章 從頭再來(2)

孔祥熙一直將陳誠看做是小老弟,對其很賞識,曾經利用行政院院長的身份,在何應欽面前竭力推薦陳誠做軍政部次長。陳誠原來也很尊重孔祥熙,不僅當面稱“孔庸公”(孔祥熙字庸之),而且自謙為“晚陳誠”。

本來兩人的私交應該很好,但讓孔祥熙萬萬想不到的是,陳誠入朝為官後,幾乎沒有哪一次不朝著他開火,搞得他十分被動。

原因就是陳誠認為孔祥熙掌管的財政部充滿貪官汙吏,而陳誠一生,最恨的就是貪汙受賄。

在陳誠的屢次彈劾下,孔祥熙狼狽不堪。

有熟人看不過去,就想從中疏通,便對陳誠說:你這樣不好,得罪人太多,樹敵也太多,不是好事。

陳誠馬上回答:你和孔祥熙有交情,我和他也有交情,可是我們不能以私廢公,你不能包庇他!

“孔庸公”被陳誠搞得沒有辦法,只好親自登門,向陳誠解釋,說你不瞭解我們財政部的內部情況和操作程式,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陳誠仍然不為所動:不是那樣,那你說是哪樣?

孔祥熙徹底崩潰,萬般無奈之下,出了個無法之法,建議對方從政治部派員到財政部上班。

這就等於是在自己辦公室設定監控攝像頭了。孔祥熙認為退到這種地步,陳誠應該不好意思再逼之過甚了。

錯,在這方面,陳誠根本就沒什麼好不好意思的,他真的派了人去財政部。

這是文官,對於軍中老前輩,陳誠同樣毫不客氣。

何應欽一人身兼參謀總長及軍政部部長兩職,可謂位高權重,但他和陳誠在性格作風上涇渭分明。

“何婆婆”舉止文雅,特別是待人溫和,即使部下犯了錯或有唐突之處,也很少當眾大聲呵斥。

“塘沽停戰協定”簽訂前,脾氣火暴的劉戡曾對著他拍桌子,還罵他是漢奸,當時何應欽被氣得直哆嗦,但也只反問了一句:假如現在你是北平最高負責人,我是你手下的一名師長,我用這種態度對待你,你作何感想?

之後何應欽並沒再追究,更談不上打擊報復穿小鞋之類。

如果說何應欽是“儒士”,陳誠就是“金剛”,相互都看不慣對方,何應欽只要有把柄被陳誠抓在手裡,後者照罵不誤。

這麼一圈下來,不老實的、老實的、穿長衫的、著軍裝的,陳誠幾乎沒有一個不得罪。

到宜昌失守,一股蓄積已久的情緒就像決堤洪水一樣,突然宣洩出來。

其實大家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