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
“只是他不死,澳洲要實現乾澀大明內政的計劃就難以實現,同時這也是不符合澳洲利益的。”
澳洲現在是一個國家,即使對大明在有感情也必須要區分開來。
“崇禎必須死,不死對於我們實行的計劃就沒有必要了,而後金也必須入關,至於歷史上那些發生的悲劇我們只能儘量的去減少。”
兩人的討論重點從李自成的進軍路線到了崇禎的生死上,又在次把話題放在了張獻忠的身上,這位似乎要比李自成的野心稍微小一點,知道跑四川去做的大西王。
“其實他這麼做也有可能是是一種自保的行為,你們看,四川自古就有蜀道難走之說,只要佔據了幾個關口就可以利用少量的兵力將敵人抵擋住,而且這裡被稱為天府之國,糧食充裕。”
但是張獻忠的自保恐怕會把李自成陷入到兩難的境地,原本二人是同時準備入京的,現在變成一個,李自成肯定會有所猶豫,一旦猶豫不進京,那麼歷史可能就會發生改變。
這一點是趙世傑和劉雲最為擔心的一點之一,如果對方不進京,很有可能就會在這上面發生改變,一旦改變就有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崇禎一旦挺過了這一關,是否能夠重整河山呢,這個很難說。
但是可以肯定,澳洲的部署和計劃,將會被徹底的大亂,即使兩廣的發展規劃也有可能破產,所以李自成最好的去處還是必須去,他不去,手底下的人不同意,澳洲人也會感到失望,同時也會進一步推動他入京。
在看崇禎為了應對李自成,在大同宣府等地,集結了重兵,這些人雖然表面上終於朝廷,可是眼看李自成勢大,心裡已經產生了分歧,不可能在這麼一條道走到黑,跟著崇禎。
畢竟陝西一代已經有了很多人投降於李自成,所以投降繼續保住榮華富貴是他們最為先想到的,至於誰去坐天下,和他們的關係其實並不大,生逢亂世,需要的就是具有一雙審時度勢的眼睛,看準了押寶,既然這麼多人都押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