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2部分

不上飯,幽州城的所謂豪富之家,放到長安、洛陽也就比小康人家稍強,土裡土氣,一塌糊塗。

就這樣幽州人還普遍看不起遼東,張口就是“遼東那破地,弄死也不去,就不是人待的地兒”,言行間充滿了不屑,想想也是啊,遼東自安史之亂後淪陷胡塵,迄今已有六十餘年,恢復後才幾年,胡人留下的腥羶騷氣能消除的掉嗎?

張鷺以為很不樂觀。

但眼前的一切告訴他,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句話真乃是千古至理名訓啊。

眼前的這座新城,除了屯駐軍隊,聚居的百姓亦為數不少,從他們的衣著舉止看,算不上富裕,但絕對衣食無憂,他們不如兩京百姓那麼從容溫和,彬彬有禮,但他們的身上有著樸實、純真、熱情的品格,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人人有笑臉,生活有奔頭。

他們是還有許多的不足,但精氣神是向上的,望之可見朝氣蓬勃。

這幾年遼東到底發生了什麼,張鷺並不是很清楚,但他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一切是真實的,一葉而知秋,他看到了遼東的未來,

參觀完山海關,李茂請二人在城中一家新羅人開設的海鮮樓品嚐海鮮,海鮮樓生意很好,李茂只包了二樓的幾個包廂,一樓仍然照常營業,李茂一行從後門上樓,衛士著便裝,絲毫沒有打攪店家做生意。

新羅人的海鮮做的很不錯,讓韋雍、張鷺大飽口福,這中間出了件小插曲,一樓的幾個契丹商人因為爭搶座位跟人打了起來,吵吵鬧鬧,一時聚集了上百人。

李茂的衛隊請示是否出面彈壓,李茂沒有吭聲。

少頃,城局保安隊過來兩個捕快把人帶走了,張鷺看的目瞪口呆,他注意到保安隊只來了兩個人,矮墩墩的,不胖不瘦,並不威武,但那幾個暴跳如雷的契丹人一見公差,頓時變得垂頭喪氣,像幾匹病貓,讓人一條麻繩串了個葫蘆,全牽走了。

張鷺不解地問:“我聞李少保在遼東搞一碗水端平,善待胡虜蠻人,鬍子與漢家子弟一視同仁,甚至還有優待,以致胡虜們恃寵而驕,難以管制,今日一見方知傳言大謬,鬍子們見了官差卻如老鼠見了貓,大氣都不敢喘一口。自安史之亂後,中原鬍子氣焰日漸囂張,官府恐惹麻煩不敢管束,胡漢相爭,官府一律偏袒胡人。尤其河北、西北等地,胡人趾高氣揚,漢家子弟斂氣低眉,受了欺負也不敢吭聲。更有些人為求自保,竟闔門舉族脫我華夏衣裳,剃髮裁衣改了胡姓。遼東的胡人如此之多,少保手段如此強硬,就不怕他們作亂嗎?”

第520章 煮酒亂侃

李茂喝了口酒,默思片刻方道:“他定居我大唐土地,皈依我華夏文化,做我大唐子民,就是一家人,我不能不一碗水端平,他們底子薄,根子弱,伸手扶一把,也是理所應當的。但既然是一家,做家長的就要一碗水端平,哥哥可以讓著弟弟,但總須有個限度,弟弟撒潑耍賴,蠻不講理,不能讓,沒原則的忍讓,是做父母的糊塗,要教育,不教而誅,是沒把他當自己人,教而不改,留之何用,索性掃出家門,他愛上哪上哪去,賴著不走那就打出去,我的院子裡豈容外人撒野?”

韋雍道:“少保這話說的霸氣,中原許多州府,父母官明哲保身,對鬍子一味遷就,我看他們將來要吃大虧。”

李茂又道:“遼東現在亂的很,人多,聲音多,吵吵嚷嚷不成個體統。他們吵他們的,只要不打起來,我不愛去管。要做到長安、洛陽那樣,百姓明理懂法,謙和禮讓,那得靠教化,教化要有個時間,一年兩年不行,甚至一代兩代人都看不出多大效果,這個要慢慢來,但律法卻可以一抓就靈,你們一定奇怪為何兩個公差一根麻繩就把人牽走了,老虎變貓,一聲不敢吭,因為抓他們的是保安隊,保安隊的上面是保安局,保安局的背後站著的是三萬遼東將士,誰敢對抗律法,先問問遼東將士答不答應?”

張鷺道:“冒昧請教李少保:去年傳的沸沸揚揚的‘火燒西甲營’是否屬實?”

韋雍意味深長地望了眼張鷺,似有所不滿,這樁公案去年冬天鬧的沸沸揚揚,幾乎釀成兵變,那時李茂人還在渤海,事來的蹊蹺,十分敏感,張鷺當面這麼問未免有些冒失。

李茂卻並不在意,喝了口酒,說道:“去年高州有位漆器店老闆向官府告發說有三個新羅人在城裡拐賣女童,把人賣到新羅國,養大後販賣去日本做妓女,以此牟取利益。保安隊立案偵查,結果未出,漆器店卻被人一把火燒了,店主夫妻、兒子媳婦加兩個夥計,一門六口,讓燒成了焦炭,唯一倖免於難的是他的六歲孫女,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