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這個方便,按照杜黃裳的說法就是榮華富貴朝廷不是不可以給,但前提得是為臣子者須忠義,淮西一役,韓全義果然是兵力不足,能力不夠而吃了敗仗,都有情可原,畢竟李希烈乃一代梟雄,人家有縱橫天下的本錢。
韓全義首鼠兩端,自己的小算盤撥的嘩嘩想,卻牽累整個戰局,這就是罪不可恕!時過境遷,果然韓全義現在爽快地交出夏綏軍政大權,老老實實進京混吃等死。
他杜黃裳也不是小肚雞腸的人,只要天子能容忍,他可以閉嘴不說話。
但偏偏韓全義又玩出擁兵自重的小花招,杜黃裳決心已定,這次跟韓全義老賬、新賬一起算,決不妥協。
年前,杜黃裳要求李茂預作準備,一旦韓全義如他所料,不爽快,玩花招,他便建議朝廷以武力解決夏州,向京西其他藩鎮亮明朝廷的態度:京西不是河朔,想割據自雄,朝廷絕不會容忍。
在此背景下,調走知兵強硬的李希皓,調來文官出身,儒雅有才氣,卻不懂兵略的嚴荔就顯得順利成章了。杜黃裳不想給人留下自己不能容人的印象,他給了韓全義機會,若他自己不知道珍惜,那就怪不得自己心硬手狠了。
李茂判斷若楊慧琳真的走上舉兵叛亂的那一步,豐州其實不必做什麼,夏州兵糧控制在朝廷之手,只需斷了糧道,軍隊自然譁變,楊慧琳束手可擒。
這番計較,李茂無法跟嚴荔明言,畢竟韓全義剛剛入朝,是對抗,還是順從,尚待觀察。而楊慧琳雖以留後身份暫攝夏州軍政,卻也是合乎情理的——他本來就是節度副使,節度使缺位,他有資格暫代其事。
第364章 天塌下來哥哥替你頂著
李茂言道:“當今天下太平,朝廷對邊鎮宜以‘撫’字優先,我這一路行去,發現草原蠻民對我大唐還是心存嚮往的,只要我大唐仍能像貞觀、開元年間那樣以海闊的胸懷,容忍百川千流,則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舉,不久之後就會再現我華夏大地。到那時候嚴公便是中興大唐的首功之臣。”
嚴荔出身官僚世家,不知民間疾苦,入仕後又一直在京城擔任清要言官,他仍一廂情願地活在開元、天寶初年的盛況中,渾然不知世事變遷,大唐早已不是鼎盛時期的大唐了。
李茂的話他聽在耳朵裡十分悅耳,新朝新氣象,或者天子真的要有所振作,這才把他調任天德軍,止息兵戈,傳播文化,以他的滿腹經綸軟化草原蠻人的那顆冷硬的心,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