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了許久的戶部老尚書總算是上朝了,卻是在其上朝的第一天,就有本要奏。
“老尚書,身體可好些了?”
弘治臉上帶著一絲的笑意,倒是先關心起了戶部尚書的身子情況。
“好多了,好多了。”
弘治的那聲老尚書,把個戶部尚書周經給好一陣的感動。
本朝皇帝是仁慈不假,可是,那是對百官整體的仁慈,真特殊善待的臣子,也是有,不過,那都是內閣的幾位閣老。
今日,這麼當殿關切,雖然只是一句問候,可滿朝文武卻也沒幾個官員得過,日後,若是告老還鄉了,提起來,也是一樁自豪。
“老尚書年紀大了,日後,要小心身子。”
弘治又說了幾句,然後就不在吭聲了,身為皇帝,雷霆雨露皆需分寸。
又是一番感恩戴德的話,戶部尚書周經才又再次舉起了手中的摺子,躬身道:“陛下,老臣有事要奏。”
“何事?”
弘治問了一句,並沒有讓人去拿摺子,有的時候,皇帝可以選擇讓奏摺在大殿上公開念出來的。
“是有關京察之事。”
戶部尚書周經此話一出,立時,滿朝文武都有了精神,就連自從上了大殿來就一直在打哈欠的曾毅,也是沒了睏意,盯著戶部尚書周經的後背,兩隻耳朵全都立了起來。
“京察。”
弘治嘴裡唸叨了一句,手指在龍椅的扶手上敲了幾下,盯著周經看了一會,方才道:“唸吧,讓諸卿也都聽聽。”
“是。”
周經遵旨,把手中的摺子開啟:“自古…………京察自啟……至今已有月餘……名單已定,然,官員調動卻無訊息……京察不定,京城不寧……朝廷政務拖延……吏部與內閣……臣請……。”
周經的這奏摺,卻是說京察的名單既然已經確定了下來,怎麼還不趕緊把官員的升遷調動給確定了,若不然,京察一日不結束,官員們心裡不安,就不能安心辦公,會拖延公務,等等。
最後,更是點出了京察名單已定,可官員調動卻始終沒有定下,這是內閣的失職,是吏部的失職。
周經的這奏摺,可以說是在百官的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內閣是什麼地方?那是現如今大明朝文官的最高象徵了,更是文官所終身努力的目標,是文官們的精神所在。
內閣的閣老們,甚至,不被律法所拘束,有特權的。
而吏部,那是天官,是六部之首,雖然現在被內閣刻意壓制,甚至,幾乎要完全屈於內閣之下。
可就算是此,又能如何?
就算是吏部被內閣徹底壓制,可其也註定了是內閣下的第一衙門。
而吏部和內閣兩者,卻是絕對的朝廷第一第二勢力的。
而戶部算什麼?雖然掌管天下錢糧,可在內閣和吏部的跟前,卻是真的什麼都不算的。
尤其是現如今,別看皇帝今日對周經這個戶部老尚書很是關心,可是,誰也都知道,皇帝,對周經這個戶部老尚書也是很不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