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子讓她看好玩的。鄭琰帶個都呆了——媽蛋!這小子發明瞭望遠鏡!
蕭祈到底是個小孩子,導師自己玩自己的,他也玩他自己的,把鄭琰給的鏡片兒立桌子上站起來排隊,不小心把一塊凸鏡放到了凹鏡後面,趴桌上一看,把他嚇了一跳——怎麼周先生的門牙這麼大?
鄭琰:OTZ。她回去就默默地把壓箱底的那個望遠鏡給了蕭祈。
蕭祈從此一發不可收!他發現玻璃是個好東西,於是堆起自認憨厚,但是已經不傻了的狐狸笑,遞給校長大人一張清單……
鄭琰接到學生的勒索信,整個人都覺得不好了,蕭祈這小東西不但要玻璃,還要三稜柱、各種凸凹程度不等的鏡片等等等等,因為要“科研”。真是難為他學會了科研這麼抽象的詞!鄭琰覺得爪癢!
鄭琰知道不少光學知識還教學生做過潛望鏡,崇道堂也教這些,但是,她的記憶是不完整的。蕭祈則不同,他是一點一點由淺到深地研究出來的。尤其難得的是,他這是自己建立的系統。
光學在當時的應用已經很常見了,最著名的就是眼鏡。但是,蕭祈的望遠鏡橫空出世,還是把世人嚇了一跳,旁的不說,在軍事上的應用,是很多腦筋靈活的人一下子就能想得到的。欽天監還把這個用到了天文觀測上,並且磨磨嘰嘰地請求撥款定製大號望遠鏡。
於是就有人說“蕭三生而聾啞,焉知不是上天不欲其洩漏天機?”蕭復禮感其言,又因這望遠鏡確實挺好用,終於有了藉口賜爵蕭祈。
原本是為了讓他能點快樂的日子,類似於“吃頓好的好上路”,結果兒子弄出這麼一出來,吳王夫婦已經完全不知道要說什麼好了。
蕭祈的事蹟還沒完,又因師徒平素只好以眼色手勢招呼,居然讓他整理出一套手語來!只可惜這套手語在當時的情況下,沒有辦法推廣給天下聾啞人,鄭琰遺憾地把這書印了幾十本,各處收藏“留待後來者”。
鄭琰沒想到的是,她閨女極其天才地把手語在另一個地方給推廣掉了——宮中。
宮中需要安靜,禁喧譁,尤其是在大場合裡,上頭帝后坐著,你們在底下交頭接耳算什麼呢?還有就是為了交換意見,如何把主子們伺候好了,光靠眼色,還有錯的時候呢!
池春華上表顧皇后,請宮中服侍之人學習手語,這樣既能交流意見,也能不發出噪聲,還能讓人享受到舒服的、不會因為溝通不良而出糗的服侍。
久而久之,大臣們也學了幾個簡單的手勢,別說,在公共場合,這樣的手勢對維持秩序是很有幫助的。
然而亦有譏諷者,稱手語是“廢殘之人所用,於今內宮外朝皆廢殘也”。架不住好用,一直就這麼延續了下來。又因宮女至年而放歸,民間有聾啞之人,久而久之也跟著學會了一二。手語居然藉此而得到推廣,亦不能不說神奇了。
蕭祈因為兩大貢獻,被賦予了一個詞“身殘志堅”,天知道,他只是聽不到聲音,所以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裡而已——這話是他自己說的。
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裡,崇道堂是各自然、社會科學的集大成者,許多學科的體系雛形追本溯源都要追到這裡,原因無他——環境寬鬆,而且學生有錢有閒。這裡立意就不是以做官為目的,但是偏偏因為學生、老師身份的特殊,出來的幾乎都做官了,要麼就是做官夫人去了。這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被人稱為“吃多了撐的”。
但是,這些“吃多了撐的”的人,卻有意無意做了許多對促進社會發展有益的事情。
鄭世鳳的排名靠前非止是因為他是個傳說中的“社會學家和女權運動先驅”,事實上,他獲得這兩個稱號是被迫的。身為一個男人,即使家族傳統是比較尊重女性,即使社會現實是妹子彪悍得不能用“軟妹”來形容,他的內心還是有那麼一點淡淡的“性別的自傲”的。他能成為婦女之友,純是別人給他加了這麼個名頭,兼周圍都是兇殘女性的不得已之舉。
真正促成他排名靠前的重要原因是——使整個社會重視起女性的特殊作用,為女性贏得了政府性的保護,由於這種政府性的保護,反過來又與生產力的發展一起,促進了女性的解放。
在這上面推了一把手的,當然是伍輝,由於他的存在,使得糧食產量大增,可以養活更多人口。於是,新的社會問題在四百年後出現了——這麼些的人口,農忙的時候自然是全家老少齊上陣,閒下來呢?打架鬥毆嗎?最早的時候,可以墾荒,開出更多的田地來,國家可以開疆拓土。等到了這些達到一個飽和了,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