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7部分

池脩之苦笑道:“說來郡王家簡單,然而李相公一門也是和諧。”他在這裡就不說什麼門第的話了。

鄭靖業道:“沒長進!你與李神策家結了親,他在朝上說什麼話,你要怎麼應對?”

“!!!”鄭琰瞪大了眼睛,“現在朝上最大的事兒就是襲爵了,李神策神色曖昧,這個……”真不如周王太妃這樣朝政上插不上嘴的,“我又恐聖人會多想啊。”

第四百三十六章 恢復得徹底一點

池脩之道:“既然是他們兩家自己撞上的,情形尷尬,咱們不妨心照不宣地拖它不拖。都是聰明人,只要時日不長,還是不會聲張出去的。”閨女嫁給蕭十一的親生兒子神馬的,真是虐心!池脩之不太容易接受這個設定。

池春華的婚事就這樣在幾方心知肚明之下停頓了幾個月,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周王太妃與李神策都暗中找了說客,最苦逼的是慶林大長公主,她跟兩邊都沾邊兒,都讓她幫忙說話。朝上則繼續風起雲湧。在正直草根的堅持與蕭復禮的偏心之下,蕭復禮作出了一個非常符合他名字的決定:“依舊例。”

你們不是要恢復嗎?那就恢復得徹底一點,千百年來的舊例就是無子國除,這個子只能是嫡子。

由於提議人韋知勉的身份略敏感,顧氏相當堅定地站在了蕭復禮一邊。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就要扯到奇奇怪怪的事情上去了。逆襲不成,只好依了蕭復禮。爵位降不降等,就成了重頭戲。

有爵派提出:“既依舊例,舊例無降等之說。”制度都是成系統的,透過各種條件達到一個平衡。無子國除對應的就是爵位不降等,在最初是嚴格執行的,後來發展出了過繼這種變通,就有庶子承業與之相抗衡——這是臣子,國君家則是先血緣後親緣宗法。

正直之士也不肯退步,硬是拿國家實際情況來說話。

朝上覆開始了唇槍舌箭,最坑爹的是在這個時候,又傳來兩件刺激人的事情。一件是蕭復禮後宮之夏美人先於顧皇后有了身孕,另一件則是“大娘與李家小郎君把徐家小郎君給打了。”

確切地說,是杞國公家的孫子掐李汝,池春華把杞國公家的孫子打成個豬頭。

這位被打的孫子乃是德妃的堂弟,比德妃小兩個月,堂兄弟排行第六,剛從崇道堂退學回家。在鄭琰與徐瑩關係很好的時候,在杞國公家覺得需要與鄭黨、池黨保持良好關係的時候,在皇太后系需要拉攏鄭琰的時候,思忖再三,杞國公家把孫子給送到了崇道堂。待雙方交惡,徐家恐孩子不自在,又把孩子給接了回來。

從崇道堂退學之後,也說不清楚是個什麼滋味,一時覺得在家學裡有僕役小廝伺候著比上學舒坦多了,一時又覺得家學沒學堂有意思。又因杞國公家過得不如意,一家上下都有些怨氣,一腳邁進叛逆期的少年經常從家學裡逃學,四處閒晃鬼混——家裡長輩正滿腦門官司,也沒心思管他。

也不知道是為什麼,一晃二晃的,大清早跑崇道堂門口去了。還沒到上課的點兒,學生也還沒來齊。李汝被祖父叮囑:“用心讀書,早到晚退。”到得比尋常人早。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蟲子就只好被鳥吃。杞國公家裡沒少罵李神策,這個死宰相,背信棄義把他們家給坑慘了!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徐六一卷袖子,幹起了欺負學生的勾當。李神策的家法,男孩子出行,不許帶過多的奴僕,除了體力活,不許讓僕役幫忙。讀書也不是體力活,李汝騎了馬,就帶了兩個小廝。徐六則裡帶著一幫人在京中做惡少的。

一頓亂毆,李汝方吃了不小的虧。因靠近學堂,學堂裡有保安,一看情勢不對,跑出來勸架——被徐六手裡的摺扇,打到了鼻子上:“起開!”學堂學生不多,保安還記得徐六,也不敢妄動。急忙跑進學校請示,留校的雙宅住得靠後,把保安跑出一身汗。

門外徐六還在追打李汝,冷不防腦袋上被蓋了一塊包袱皮兒,人還沒看清,就被兜頭一頓暴打!臉都打腫了,扯下矇頭布,視線都模糊了。

話說,自從婚禮上發現了壯婢很好用,鄭琰就在家裡準備了數十女打手,池春華家學淵源,出門帶著一群暴力女壯士。她到學校也早,一看有人在她家學校門前鬧事兒,被打的那一個還穿著校服,欺負我家沒人是吧?

池春華眼見這打人略眼熟,原來是他!挑挑眉毛,車裡撈了塊包袱皮兒一扔,神準地把人腦袋給罩住了,接著就是一頓暴打!打完了還不算,她還派人去找她姨父告訴去了:“有個無賴在學校門前打學生,讓我給制服了!”又拉李汝做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