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碳ひ幌隆�
第三百四十一章 哪個更厲害?
李副使才不會被氣到呢:“定遠將軍是宗室,先帝用得他,他又能破敵,”李副使加重了破敵二字的讀音,面部表情展現嘲諷神馬的對他來說毫無壓力,“今上自然不會讓寶劍閒置生鏽。”
“閣下口舌伶俐,就不知道能不能做得了你們皇帝的主了。”
“貴使也是伶牙俐齒,看來是做得了你們王的主了?所以就做主過來了?”李副使下巴都快翹上天了,切~都議和了,有種你咬我呀!上頭有人的李副使一點也不怕挑起外交糾紛。
事實上,只要是關係不是那麼和諧的“宗主國”和“藩臣”之間,總是要打打嘴仗的,套路也是一樣的:“我比你厲害,你不老實我揍你”、“你厲害個P啊!我家有更厲害的!”然後就是互相揭個短兒什麼的。
當然,如果是分裂割據的政權,比如,假設魏王造反成功,但是又有忠立之士不服他,自立為王或者什麼的,兩邊派了使節,那就會盡力挑選己方裝X最兇殘者到對方的地盤上顯擺,以炫耀自己的文明昌隆。
外交,就是這麼回事兒。
口舌上沒有討到便宜,狄使也算有剋制,一笑而過:“明日弔唁之後,還請見汝朝皇帝,奉我主之命,有國書奉上。”
李副使也收回了嘲諷臉,擺出一副比較正常的傲慢臉來:“貴使,請~”把人讓進國藩館裡住下。
李副使的彙報很及時,也沒有故意隱瞞。
李氏在想,李神策是不是可以做一下宰相,給名門李氏再增光添彩一下下?大家多不容易啊?忍受了這麼一個刺兒頭幾十年,現在他出息了,必須不能拒絕大家討要紅分和利息。李神策是個主張對狄強硬、防範的人,事實證明,他的眼光是對的,李氏更要支援李神策實現他的政治抱負。
現在鴻臚歸池脩之管,李氏與池氏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李家現在最出挑的人李神策對池脩之尤其欣賞,池脩之本人在外面也是數得上名號的裝X帝。隨著鄭黨與世家合作關係的加深,池脩之的黑歷史不說洗白吧,至少已經被很多人有意識地淡忘了。
合作得相當愉快,誰在少年時代沒一點黑歷史啊?小孩子嘛,知錯就改就行了。
池脩之接到彙報,也很快把狄使給評估了一下。透過李副使的彙報,可以看出,這個狄使絕不是大家印象裡對遊牧民族的一慣形象: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文化水平不高、沒有心計只有脾氣……
而且——池脩之認真地問李副使:“他要遞國書 ?''知道內容麼?”
李副使搖搖頭:“他不肯說。”
“盯緊他,不要讓他和他的隨從出了四方館一步,他要抗議,就告訴他,兩國交戰數年,國人恨狄人入骨,上街被義民打死了可沒人管。他要出門,就讓他先簽生死狀,我快馬遞到他主人手上給了我回信同意了,我再放他出門!”
李副使噴笑:“池郎,妙啊!”
“別誇我了,他這國書怕還有什麼不好的事兒,雙鷹王,未可小覷。須報政事堂,先做準備。”
李副使一揖:“下官這就去親自看著他。”
池脩之親赴政事堂彙報了狄使的情況,政事堂對於狄人的情報還是很重視的,鄭靖業、韋知勉、李幼嘉碰頭,又把李神策給拎了來當參謀。
聽完池脩之的彙報,鄭靖業問:“諸位有什麼看法?”
韋知勉道:“狄人狡詐,肯定不會是好事。”
李神策翻個白眼:“這還用說?”
韋知勉最近裝孫子裝夠了,李神策的態度又過於討厭,終於忍不住反諷:“這麼說李尚書是知道狄人要做什麼了?”
李神策很驕傲地道:“當然。”
也許是他的表情太讓人吐血了,李幼嘉忍不住道:“尚書知道就說,國事要緊,何必耽誤時間?”
李神策冷笑道:“我本來要說的,相公不插嘴我現在都能說完了,一點也不耽誤時間!”
“我去!怪不得以前連你家的狗都不待見你!”李幼嘉在心裡狂吐槽。
池脩之也無奈,李神策就這麼個毛病,不樂意聽人家反抗他,現在好多啦,要照以前,他能再發表個演講把韋、李二人全涮了還不說狄人要幹什麼。
鄭靖業眯著眼睛看起來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心裡門兒清。李神策傲氣十足,不入仕則已,入仕了就想做高官。之前受了點兒打擊,又因為對狄事業的熱愛才勉忍了。現在出頭有望,卻只做到了尚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