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一種下場,都是頂著罵名為別人踹掉了障礙,妥妥的一筆黑歷史。
御林軍、皇帝護衛等的出身都比較特殊,大多數人的父祖都是官字打頭的,甭管官大官小,反正都是官,價值取向也就明顯了——反正是看不慣梁橫的。試想一下,只要官大一些的,哪家沒點兒違法的事情呢?什麼隱田隱戶的,括隱不打緊,你意思到了就差不多了,怎麼能一點不剩全拿走了呢?好歹給別人留條活路啊!
被鼓動之後覺得是該清一清君側了,於是一群給皇帝站崗保衛的人“向後轉、手拉手、齊步走”,走到大正宮臺階前才發現:不對呀!特麼被坑了啊?往前走容易往後退就難了啊!皇帝瞪大眼睛看著呢!再轉身就把後背扔給皇帝了。
你妹呀!無數以斯文為目標的官N代們心裡爆起了粗口,特麼沒後路了!硬著頭皮也得走下去了。還好魏王、葉廣學出頭了,朝廷官員陸續趕了過來。可人再多又有什麼用?人多隻能說明你們這個反革命團伙危害甚大,需要被幹掉。坑爹啊,原來自從邁出第一步就已經被定性了。
一不做,二不休,拼了!眾人齊聲高喊:“請聖人誅梁橫以謝天下!”間以手中武器交擊之聲,聲勢十足。
蕭令先是個不肯受逼迫的人,見到這種情勢也略有心驚,口中卻不答應,周旋都不肯周旋,只說:“爾等且退下,具本奏來。”
退下去之後就沒命了好嗎?最少也是個流放三千里。奏你妹啊!老子揍你!
葉廣學一點也不含糊地道:“聖人失德,任奸佞、遠賢臣,甘與小人為伍,欲以士大夫為奴,滑天下之大亂,請聖人避位讓賢,以正乾坤。”他不說什麼清君側了,直接請蕭令先退位。
鄭靖業不肯擔的廢立名聲,讓葉廣學找到了一塊遮羞布——禪讓。
蕭令先目瞪口呆地看著葉廣學,又看看他的好五哥:“你們要造反不成?”
葉廣學朗聲道:“臣等為社稷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