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林子哥,你在那好不?”

“挺好的,學了不少東西。我會認好多種藥了,也在學認字兒呢。”

“那你師傅對你嚴厲不?”

“師傅要求挺嚴格的,嚴師才能出高徒啊。”

楊沐沒話了,他覺得林子哥在藥鋪裡過得也許並不那麼好,因為林子哥不怎麼跟他說學徒的事,只是跟他說在縣城裡看到的新鮮物事,盡揀好玩的開心的說。

“鐵蛋,在私塾裡有沒有人欺負你?”楊林側著腦袋問楊沐。

楊沐一說起自己的私塾生活,就開始滔滔不絕,包括自己學了好多字,教顏寧游水,中秋節自己做花燈,去吳村遊燈,被吳寬兄弟欺負,又救了吳嚴,還有先生給他們燒水泡腳的事,全都說給楊林聽。

楊林看著他,聽著他的經歷,眼睛裡帶著笑意,覺得很高興,這個孩子已經可以自己應對危機了呢,而且還贏得了那麼多朋友。

楊林發現,楊沐說得最多的就是顏寧。“林子哥,顏寧是我在私塾裡最好的朋友。他是先生的兒子,可聰明瞭,懂的可多了。你要是也能認識他就好了。”楊沐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的遺憾。楊林笑笑,是有些遺憾啊,顏寧究竟是個怎樣厲害的人,讓楊沐念念不忘呢。

整個年節,楊沐又成了楊林的跟屁蟲,除了走親戚,兩個人都在一起玩,一起去挖藕、摸蓮子,捉鱔魚泥鰍,彷彿又回到了從前的日子。楊林還教會楊沐認識了好幾種草藥,並教給他這些草藥的用途。

不到元宵節,楊林就去縣城了,藥鋪不比別的鋪子,過年也有人看病抓藥的。楊沐失落了兩天,不過很快就高興起來了,過完年,顏寧就要回來了。

第九章 荷葉田田

時間對於認真生活的人來說,總是過得飛快的。當荷香四溢、荷花初放的時候,楊沐已經結束了開蒙教育,開始上書了。

所謂上書,就是先生教授學生新課,學生拿著書本挨個上前,由先生帶著學生讀書,學生學會之後反覆朗誦,直到能背誦下來,先生再教給下面的內容。雖然背下來的未必都能理解,但是貴在積累,待年歲稍長一些,理解力增強了,再由先生講解書中意思。

顏寧開蒙得極早,早在楊沐學描紅時,他就已經上書了。這種參差不齊的教學進度在私塾是很常見的。所以楊沐開始上書的時候,顏寧就已經開始理解書中的意思了。

除了識字讀書,顏先生也教學生算術。畢竟靠科舉走上仕途的讀書人畢竟是少數,多數人還是要另謀出路,而讀書,最主要還是學習最基礎的知識,以謀將來有更好的發展。

初夏是水鄉最美的季節,天氣不是太熱,萬物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姿態。水稻剛抽穗不久,田地裡到處是一片綠油油的景象。菱角漂浮在水面上,葉子油光發亮,紅白的小花點綴在綠葉間,清新可人。荷塘裡荷葉田田,挨挨擠擠連成整片,蔽去了水的顏色,南風一起,荷香四溢,令人陶醉。碧玉般滴翠的荷裙之間,荷花像一支支令箭,從水底衝出來,如初夏夜空的繁星,密密點綴在這成片的碧玉之中,粉的如少女的臉頰,白的如一粒粒的明珠,多得人目不暇接。

顏先生是個風骨錚錚的君子,尤愛蓮花,當初應邀來此教書坐館,很大的原因就是看中了這水鄉的荷花。初春的時候,楊沐幾個人往私塾院子裡一口閒置的大水缸到了幾桶荷塘的淤泥,在泥裡放了幾段細瘦的藕。

過了一陣子,水缸裡果然長出了銅錢大小的荷葉。有一天早上,楊沐看見先生立在水缸邊,嘴裡念“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雖然不大聽得懂是什麼意思,但是知道先生是歡喜的,於是心裡也分外高興。

大家看著這幾片葉子慢慢地長大,出水,長成亭亭的裙狀葉子,整個院子都溢滿了荷葉的清香。每天大夥兒都看見先生在水缸邊流連,胸中就脹得滿滿的,分外有成就感。

從荷塘的荷花開花起,楊沐每隔兩天就去荷塘裡折一支荷花,帶到私塾,插在一個水瓶裡,放在書齋一角的桌上,水瓶是吳嚴從家裡拿來的。顏先生的目光總是有意無意地落在那支荷花上,嘴角噙著笑。楊沐看那花瓣開始凋落,就又去折一支新的來。後來大家都形成了一種默契,輪流去折荷花來插瓶。

關於這荷花,是分種類的,有籽蓮、藕蓮和花蓮,籽蓮是專門產蓮子的,藕蓮是專門產藕的,而花蓮是專門用來觀賞的。

水鄉這兒小面積的荷塘多半都種藕蓮,也有在水田裡種藕蓮,以採藕為主,大面積較深的荷塘,多半是種籽蓮,因為水深,不大好採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