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氏點著頭,“嗯,嗯”而已。
別了妻子,趙匡胤來到弟弟匡義房中,拉住弟弟的手,說道:“為兄此去,吉凶難卜,家中二老,就仗兄弟行孝了;再一個,此去我如若喪在高行周之手,你嫂嫂年輕,不可誤她終身,這話我剛才不好出口,你可傳我的意思,讓她重新嫁人……”
趙匡義也不勝其情,緊緊拉住哥哥的手:“兄弟一切照辦,哥哥放心。但願此去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早日凱旋!”
兄弟二人又一塊來到上堂,匡胤再一次向二老跪拜之後,揮淚而別。
趙匡胤下午回到晉王府,柴榮設宴餞行。這次酒宴與往日的大不相同——送行的諸兄弟,表面的歡笑中掩飾著憂戚;辭行的趙匡胤,在依然的豪氣裡伴隨著壯烈。平日動輒就哇哇啦啦怪叫一通的鄭恩,此時竟一言不發,只是悶頭狂飲,早早地就喝了個酩酊大醉。
第二天,趙匡胤辭別眾人,領了那三千人馬,正欲發炮起營,忽見柴榮派了曹彬飛馬趕來,傳達柴榮命令,暫緩出兵,集合的三千人馬,仍各回原駐地待命。
原來是久病不愈的皇后柴娘娘,於昨夜駕崩,國家遭了大喪,按規矩應守喪一月,在這期間全國停止一切娛樂和征伐,所以阻止匡胤出兵。匡胤只好解散兵丁回府,換了素服,詣晉王府弔唁慰問。
直至一個月過去,匡胤才又集合隊伍,發炮起營,出了汴京,向潼關進發。
大軍路過烏玉嶺,收了董龍、董虎兄弟二人,並得了他們的八幹嘍兵,合在一處,浩浩蕩蕩西進。
………………………………………………
第19章向朋友借頭
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殿和高行周是極要好的朋友,他給高行周寫了一封密信:“要借他的項上人頭。”這真是千古沒有的奇聞。誰知高行周看信後,竟然同意借給。
趙匡胤率領三幹精兵去討伐高行周,路上又收了董龍、董虎的八千嘍兵,合起來超過一萬,頓時聲勢壯大數倍,大軍浩浩蕩蕩往潼關進發。
一日,正行之間,嚮導官來報:“主爺,前面有一座大山,極為險峻,山上好像有兵把守,請主爺定奪。”
匡胤道:“此山叫什麼名字?”
“主爺,此山俗名娘娘山,實乃崤山的支脈。平日多有草寇出沒。”
匡胤問:“可知山上有多少寇兵,大王是何等人物?”
嚮導官卻說不知,匡胤便叫尋幾個土著鄉民來問。
那些百姓道:“此山有三位大王,領有數千嘍兵。這夥強人倒不打家動舍、殺人放火,只是向過往客商抽貨物過山稅,向附近百姓按年收保護費,大王姓什麼不清楚,只知道大王號威山大王,二大王是巡山大王,三大王號揩油大王。”
匡胤一聽,猛然醒悟,那揩油大王不就是自家二舅杜二公嗎?當下遣去鄉民,便下令在山下安營。他把鄭恩和董氏兄弟叫來,說道:
“三位賢弟,這山上原是我舅舅在上面駐紮,他手下人員不少,你們守住營寨,待我上去看看,如能借得這些人馬,我們的隊伍豈不就又擴大了嗎?”三人應諾。趙匡胤便獨自一人,騎馬進了山口,緩緩而行。
這娘娘山果然奇險,景緻也與眾不同,只見那松柏參天,流水潺潺,猿猴攀援,麋鹿跳澗。雖然是深秋天氣,草木猶青,山花尚豔,趙匡胤於幾天緊張行軍之後,到了這個去處,不覺心曠神怡,精神為之一振。
趙匡胤正悠閒觀景之時,忽聽一聲吶喊,上面盤山高處,有十多個嘍羅兵把守:“站住!”他們舉著擂木:“再往前走,小心狗命!”
趙匡胤急忙把馬勒住,用鞭一指:“且慢!你們趕快回去。報於揩油大王知道,就說東京趙公子前來,有事求見!”
那些嘍羅兵看看趙匡胤,扎紅巾,穿綠袍,面如重棗,騎著紅馬,體格奇特,相貌魁偉,儀表不俗,知道不是平常人等,又聽見說認識揩油大王,便互相耳語一陣,喊了聲“你稍等候”,便不敢怠慢,著一人飛奔上山。
那嘍羅來到分金亭前,跪倒在地:“啟大王爺,山下來了一個紅臉大漢,單人獨騎,自稱是東京的趙公子,要見三大王,請令定奪。”
這三大王正是趙匡胤的二舅——揩油大王杜二公,他一聽知道是趙匡胤來了,便對威山大王、巡山大王說道:
“這來的公子是小弟的外甥,名叫趙匡胤,表字元朗,為人極為仁義,而且武功高強。今日來此,必有緣故。敢煩二位兄長,隨小弟一同下山,接他上來,問個端的,也好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