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一切,以目前潞州之兵,萬萬難於和宋朝禁軍爭鋒。所以,希望大人切勿用兵,送還朝廷來使,上表謝罪,實為上策。”
李筠聽後,拍案大怒道:“你還是我兒子嗎?為什麼長別人志氣,滅自家威風。過去趙匡胤把你留在汴京當人質,我尚懼怕三分,現在你已回來,我還怕什麼?”
叱退李守節,遂命手下謀士革寫聲討趙匡胤檄文。監軍周光遜不同意李筠造反。李筠命人將他逮捕,押送北漢,請求北漢出兵援助,共同奪取中原。同時,又派大將儋圭,領一支兵馬襲取澤州,以掃清南下門戶。
那儋圭乃李筠部下的一員驍將,尤善騎術,能於一天之內,騎馬奔馬七百里。接到李筠命令後,便點起五百鐵騎,飛奔澤州而來。那澤州距離潞州不足二百華里,儋圭的騎兵,僅用了二個多時辰便已到達。澤州刺史張福,尚不知李筠叛亂訊息,聞報儋圭領兵到來,忙出城相迎,正俗動向來此何事,早被儋圭揮起九環金背刀,一刀斬死,遂揮兵入城、佔了城池,招降澤州兵馬,一面派人飛報李筠。
李筠聞聽得了澤州,心中大喜。只見部下謀士閻丘仲卿獻計說:“明公孤軍起事,風險頗大,雖然已經聯絡北漢兵馬,但是汴京兵馬精銳,仍然難與其正面交鋒。不如趁趙匡胤未作迎戰準備之時,迅速引兵越過太行山,經懷州、孟州渡過黃河,直取西京,控制虎牢關天險。以洛陽為後方根據地,然後東向爭天下,這是當年漢高祖劉邦與楚霸王項羽爭天下時所用的策略,最後終於滅掉兵力強大數倍的西楚霸王,主公如能效之,實為最上之計。”
李筠笑道:“先生何其怕趙匡胤之甚也。如今形勢與昔年楚漢相爭完全不同,吾乃周朝老將,與世宗皇帝情同手足,禁軍諸將又都是我過去部下。聽到我起兵的訊息,必然紛紛響應,反戈一擊,何愁不能踏平東京,生擒趙匡胤。如只爭控制虎牢以西的地盤,與趙匡胤分而治之,又何日能恢復周室。”
便不用閭丘仲卿之計,閭丘使卿嘆息而去。
又停了幾日,忽報北漢主劉鈞已經起兵,前來援助李筠。李筠聞報,心中十分喜歡,便率領部下主要將領和謀士,帶一支兵馬,出城到北邊一百數十外裡的太平驛遠迎。
當他到達太平驛之後,便收拾行館,等後劉鈞到來。次日,劉鈞引兵到來。這李筠本是想與北漢聯合出兵南侵,並未有降順北漢的打算,但劉鈞既已稱皇帝,自己又要借重北漢兵,所以向北漢稱臣。因而見劉鈞到來,不得不拜伏於路邊,以盡禮節。劉鈞見了大喜,傳旨:“平身”。當即宣佈封李筠為“西平王”,賜良馬三百匹。
李筠迎劉鈞下輦,進入太平驛站為劉鈞臨時準備的行宮之中,略事休息吃飯之後,劉鈞便召集文武大臣及李筠等議事。命為李筠設座,坐於北漢宰相衛融之上。
當下李筠道:“臣已派部將向南進佔了澤州,今陛下大兵既到,臣願為前部開路。路太行南下,直指汴京,望陛下大兵迅速後繼,趙匡胤必可滅也。”
劉鈞這時見李筠向自己稱臣,便以為算是降順自己了,一切得聽我的,便不再客氣,說道:“西平王勇武可嘉,即為前部,必有種種惡戰,孤心不忍,當派一支兵馬協助,共同作為前部為宜。”
李筠見劉鈞願再加一部分兵馬加強自己實力,當然高興。便謙虛地說道:“臣受周室深恩,無可報答,如今起兵討伐逆賊趙匡胤,何敢愛惜生命,自當粉身碎骨,拼死力戰,誓平逆賊。”
劉鈞聽後,卻好大不高興。原來這北漢劉氏王朝,創立人劉崇本是後漢皇帝劉知遠的兄弟,劉承佑的叔父。因郭威滅漢建立周朝,劉崇才稱帝,與郭威對抗,兩家乃是世仇。如今劉約見李筠口口聲聲效忠周室,心中老大不高興。默然無語。反而對李筠起了猜疑之心。
停了一會,劉鈞才宣佈,派宣徽院使盧贊任李筠部監軍,並分兵三下,協同李筠為前部先鋒,南下開路。
李筠見劉鈞竟派人監督自己,心中也十分不悅,又見北漢兵少,不由後悔,不該與北漢合作。但事已至此,也不好立即決裂,只好告謝。同了盧贊一同返回潞州。
到了潞州,盧贊找李筠商議進兵計劃,李筠只是不理他。時時藉口與盧贊爭吵。盧贊無法,只好派人密報劉鈞,劉鈞又派宰相胡衛融來為他們和解。李筠不好再發作,只好令兒子李守節留守潞州。自己起兵三萬,連北漢的三千人馬,與盧贊、衛融一同起身,揮兵南下伐宋。
自從李派儋圭襲取了澤州,殺死刺史張福之後,早有張福舊部將領,派人暗地飛報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