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積極的歷史要求。
從公元十世紀初,唐滅之後,歷經五代十國,至柴榮顯德二年,也就是公元955年,五十多年的天下紛爭,軍閥割據的局面該結束了。天下歸一,人心所向。雄據中原,擁有相當實力的柴榮,佔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越條件,他為此而躁動不安,顯示了他不失為一個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歷史上稱為和平統一的先驅,是不過份的。
為了統一天下,柴榮還有不少改革,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集中文學名士、考究制度,修改禮儀、訂正樂規、研討刑法,廢天下佛寺三萬三百三十六所。悉毀天下銅佛像用以鑄錢;夜讀唐元鎮均田圖,積極推行均田制,親臨刑獄,平反冤案,等等。
柴榮這些作為,都是勵精圖治,為統一天下所做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準備,和創造的先行條件。
正當柴榮積極備戰,要尋機會出擊時,忽然傳來了後蜀的訊息:
西蜀主孟昶,不理政教,奢志虐民,縱情淫亂,窮奢極欲,連他撒尿的便器,也是玉器鑲著寶石做成,而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群眾怨聲載道。
世宗把情報傳給王樸,等王樸讀後,世宗問道:
“卿以為如何處置?”
“這是天賜良機。孟昶為禍西蜀,縱慾害民,群怨沸騰,他自己已坐在了火山之口,陛下如興除暴之師,名正言順。民眾將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懲治腐惡,宣揚聲教,又使南唐北漢聞風而懼,同時也是統一大業前進之一步。一舉而三利,何樂而不為!”
“伐蜀正合朕意,但不知何人可以為將?望卿推舉,與朕共決之。”
王樸說道:“宣徽南院使向訓,頗有將才;鳳翔節度使王景,善能用兵,若呼叫此二人伐蜀,定能成功。”
“就依先生所奏。”
世宗立即下詔:以王景為招討使,向訓為兵馬都監,各領精兵伐蜀。
接旨後,向訓即點兵二萬,直奔鳳翔來會王景。王景也點本部精銳一萬五千,與向訓會合。二人相見後,王景對向訓說道:
“蜀道山高峻險,地形複雜,若走正道,則一夫擋關,萬夫莫開。正面強攻,恐難奏效。為今之計,我們可以兵分兩路,公可領你部下兩萬人馬,從泰州而進;我引一支軍,從黃牛寨而進,之後都在馬嶺關相會。公以為如何?”
向訓說道:“公言甚善,就按計劃行事。”向訓領兵向西走了。
從鳳翔出發,王景率領他的部率一萬五千人,向西南黃牛寨進發。
西蜀在北方邊境秦州一帶,設有八個寨:黃牛寨之外,還有馬嶺寨、木門寨、仙崖寨、白磵寨、紫金寨、鐵峽寨、東河寨。其中黃牛、木門、白磵三個寨都是依山築堡,最為險固。特別是那黃牛寨,是入蜀的第一道關口,孟昶更為重視。他派有兩員大將把守:一名是太原人氏張處存,生得黑麵紅須、筋肉橫生,使一條鐵桿槍;一名山後人肖必勝,生得面如傅粉,唇若塗朱,使一柄大桿刀,都十分勇猛。
王景伐蜀的訊息傳到黃牛寨,張處存、肖必勝二人商議對兵之策,肖必勝說道:
“王景是周軍邊塞名將,乘銳而來,若開寨迎戰,勝負難以預料。不如堅壁以待。我寨防險固,他強攻難以得逞,待其糧盡心散。我們再出兵強襲,一鼓可擒也。”
張處存深以為然,就此計議已定,遂嚴密備戰,按兵不出。
王景大軍來到黃牛寨,只見寨門緊閉,對方只不應戰,知道黃牛寨已早有準備。便和他的副將王儀商議對策。王儀道;
“黃牛寨守將張處存、肖必勝二人,智勇兼備,如今據險不出,想‘避共鋒芒,擊其惰歸’。這是個硬釘子,拔之不易,對峙不利,我軍不若取先易後難之計。”
王景問:“何為易?何為難?”
“我知道此處有一條小路,可通馬嶺寨,因路小蜿蜒,行軍不便,因而守備薄弱,我們從此而進,拿下馬嶺寨,黃牛寨就在我們身後了。如此,彼軍心必亂,回頭吃掉它,就和從正面強攻不一樣了。”
王景撫掌大笑;“天無絕人之路!蜀道難,難中也有易呀。就照此辦理!”
王景命部隊原地休息。入夜之後,偃旗息鼓,從小路橫流山澗,悄悄而進,及至平明,已經來到馬嶺寨。
王景、向訓長途跋涉,入蜀征伐。孟昶聞知後已通報各關隘,嚴加防備。馬嶺寨的守將是趙季扎、于吉二人。那趙季扎逸樂無能,聽到這個訊息,就急急上表孟昶,要求回去奏事,沒有得到孟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