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積累很多珍貴的資料。很多科學的觀察者都是這樣做的。大文豪郭沫若就有這樣的記錄習慣,他曾在《跨著東海》中介紹說:“我睡在床上,把一冊抄本放在枕上,一有詩興,立即拿著一枝鉛筆來記錄,居然也就錄成了一個集子。”

積累觀察資料時,觀察記錄要及時、全面,間隔較長時間後的追記往往不夠完全,很容易出現漏誤。記錄時要嚴格按照要求記錄數字,切忌概念模糊,不清不楚。

觀察積累法觀察比較細緻,對積累觀察資料、揭示事物本質、探索事物發展規律,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1)精益求精……重複觀察法

在一次運動會的百米賽跑中,兩名運動員幾乎同時衝線,裁判員的秒錶也定格在同一位置。可是,徑賽原則上是沒有並列冠軍的,又不能讓他們重新比賽來決出勝負。怎樣才能知道到底誰是冠軍呢?

最後,工作人員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們透過反覆觀看設在比賽終端的電視錄影資料,最終定出了名次:其中有一名運動員的胸脯在衝線的那一瞬間比另一名運動員的胸脯向前突出了一英寸,相當於快了0。01秒。所以這個運動員成了冠軍。

重複觀察,往往能夠探明真正的事實。在科學上,科學理論的形成要有實驗依據,而且這些實驗必須能夠重複。丁肇中發現J粒子後不久,又有美、德、意的科學家發現同樣的現象,才被廣泛承認。要證明一種理論、一個現象,光憑一個人的觀察是不夠的,需要很多的重複觀察的參與。

重複觀察法是對同一事物或現象,再次或多次進行觀察的一種方法。自然界有很多的現象出現非常迅速,觀察者的觀察速度往往跟不上它,只好重複觀察才能掌握其實質。另外有些事物發生發展的特徵與週期,也決定了必須重複觀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不論是看人,還是研究事物,都必須透過長久、反覆的觀察,才能避免過早下結論,產生片面的印象,形成偏見。如果不加以取證,以訛傳訛,只會離事實真相越來越遠。

重複觀察是為了更深刻、更全面地揭示事物、事件的本質規律,並不是簡單的、機械的重複。在重複觀察的過程中,儘可能多地糾正以前的謬誤,排除可能出現的一切干擾因素,不斷地改進,才能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接近事實真相,不斷地接近真理。

(12)勤于思維……觀察日記法

世界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從小就具有十分出眾的觀察力,這和他舅舅常鼓勵他記觀察日記分不開。當時,達爾文已經對自己蒐集的標本做了一些簡單記錄,有的還附有簡單插圖,可是舅舅對他說,“只做摘記是不夠的,要把你自己當作一個畫家,但不是用顏色和線條,而是用文字。當你描述一種花,一種蝴蝶,一種苔蘚的時候,你必須使別人能夠根據你的描述立刻辨認出這種東西來。為了搞好科學研究,你必須進一步提高你的文字表達能力,要像莎士比亞那樣用文字描繪世界、敘述歷史、打動人心。”

寫觀察日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所謂言之有物,就是觀察日記要有準確、可靠的事實;所謂言之有序,就是記錄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次,條理清晰。

觀察的目的性,還要求我們觀察時勤做記錄,以確保掌握比較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勤寫觀察日記,有利於積累觀察資料,還能提高文字表達能力,培養觀察和寫作的興趣。寫觀察日記是一項要求大腦高效思維的活動,能幫助集中注意力,進行深入思考,久而久之,就會養成既勤於學習又善於學習的好習慣。一個人如果從青少年時代就熱心觀察,養成寫觀察日記的習慣,日積月累,將會發現,自己擁有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13)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感官訓練法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語言學教授斯特娜夫人很注意教育自己的女兒,她從小便開始訓練女兒的注意力。她常與女兒玩一種叫“留神看”的遊戲。每當路過商店的門口之後,就問女兒該商店陳列櫥窗內擺的是哪些商品,讓她數出留在記憶中的各式商品。能說出越多,就打分越高。這樣訓練很有效果:當女兒五歲時,在紐約肖特卡大學教授們面前,她把《共和國戰》朗誦了一遍就一字不差地複述下來,令教授們大吃一驚。斯特娜夫人說:“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她注意事物,養成敏銳地觀察事物的習慣。”

有意識地訓練各種感覺器官,確實能夠提高它們的感受能力,使它們變得能幹起來。根據中國古典經集《列子·湯問》篇記載:

戰國時,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