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我依然保留了這個版面,其中的心意也許只有最早的那批網友才能真正理解。

我個人認為,從這個時期開始,考研論壇才算是真正建立起來。

執著前行:網路令我著迷

那個時候,kaoyan除了自己租有虛擬主機之外,還利用各地入口網站提供的免費空間建立了很多映象站,但唯獨缺少教育網內的映象。這裡不得不說一下中國網際網路的嚴重缺陷,那就是各個網路之間的互通性實在是很糟糕—在當時,情況最嚴重的就是教育網和公眾網之間的互聯互通問題。而考研的人群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校園,因此哪怕我在全國所有的省市的公眾網都建立了映象,其效果也比不上我在教育網內設一個映象站。

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看似平常但影響深遠的事情,那就是在校園裡的某條小道上偶遇了我的一個計算機系的老鄉。我的大學生活相對是比較低調的,或者說是比較自閉的,除了每年開學初的老鄉會以外,我只和少數幾個老鄉偶爾有來往,因此如果不是那天路上的偶遇,也許此後我的生活將會是另一番景象。老鄉見面,寒暄幾句,他說他在網路中心勤工儉學,順便負責俱樂部一個小網咖的維護。說這句話時他一笑而過,而於我卻是如一道流星劃過,心裡一下有種莫名的激動,我知道我也許可以離網路世界更近一些。我和他說我自己做了一個個人網站。那個時候網路是個時髦的詞語,我們一下找到了這個共同的話題。我跟他提到我想到網路中心試試,看能否幫得上忙,他很快答應了。我給了他一張存有kaoyan整個網站靜態頁面的磁碟。於是在某個秋日的午後,我跟著他踏入了山東大學網路中心的那扇門。去之前那裡的老師已經看過我的作品—在那個時候,能做出那樣的網頁的學生並不多。於是我很順利的被允許以後經常去網路中心看看。

在網路中心的那段日子,是我的大學生活最值得回味的時光。雖然我是網路中心裡面惟一的不是來自計算機系的學生,但那裡的幾位老師還是非常地器重我,在我進入網路中心不久,他們就把重新制作山大網站首頁的任務交給了我—從此我在網路中心有了專屬於自己的一臺機器—這意味著我可以全天掛在網上—這曾經是那個時候的我的一個夢想。這個任務對我是個莫大的鼓勵,當然也有壓力。頁面製作得很順利,雖然因為某些中國特色的原因,整個首頁無法完全按照我的想法來實現,但最終的作品我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老師們也都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網路中心的老師在學校的UNIX和winNT伺服器上分別給我開了個空間,這樣我不僅把教育網的映象站順利地建立起來,還有了試用各類網路程式的很好的平臺。那個時期我除了為網路中心幫忙做事之外,還有不少的時間和機會用來接觸各類當時流行的網路技術,雖然都沒有精通,但這已經足夠為日後我做好kaoyan打下良好的基礎。

與此同時,廈門的一家網路教育公司向我提供了無限制的公眾網的伺服器空間供我使用,以此來交換kaoyan頁面右上角的一個廣告位置。這讓kaoyan基本上擺脫了租用的虛擬主機的種種束縛,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考研論壇再也不需要放置在別人的免費空間上了。

網路是一個很容易讓人著迷的東西,雖然考研已經一天天臨近,我卻依然把大部分時間花在kaoyan的維護上,依然堅持每天都更新一些內容,樂此不疲。但是理智告訴我,考研與做網站,我必須學會放棄其中之一,我不是什麼天才,可以不經過努力就考取研究生;如果選擇考研,那麼我就必須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網路世界裡拿回來。但我最終選擇了網路,因為我實在割捨不下對kaoyan的那份狂熱的愛,這個網站就像我的親骨肉一樣,深深地烙上了我的痕跡。

抉擇抉擇:我站在十字路口

時間很快就到了2000年的1月,那個時候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維護網站,陪準備考研的女友上自習,還有就是思考如何向家裡解釋為何要放棄考研。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考研的前夜,那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我所住的宿舍樓的某個房間的一場失火,導致了整座樓的同學都要在半夜捂著溼毛巾衝出濃煙的包圍,在雪地上一起度過漫漫長夜。這很顯然給了我向家裡交待不去考研的最充分的客觀理由。

就在我放棄考研的時候,在北京,一個和我從小一起長大並且因名字太像而經常被誤認為是親兄弟的同學則參加了這次考研。幾個月後他順利被清華大學化學系錄取。他叫林毅強。

在那個網路瘋狂生產泡沫的時代,身處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