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部分

?”曾國藩又問。

“最小的十七歲。”李鴻章答。

“哦。”曾國藩點點頭,說,“據說朱文正公也是十七歲中的鄉舉,座師阿文勤公誇他年雖少,魄力大。”

萬啟琛說:“諸位聽清了嗎?爵相方才用的是‘也是’兩個字,這可是個吉兆,小傢伙今科定然會中舉。李中丞,你記得他的名字嗎?”

“他叫陸宇安。”李鴻章說,“因為是敝同邑,所以記得。”

眾人都說:“好,我們都記住了,放榜時注意看,想必這陸宇安今科必中無疑。”

曾國藩高興地說:“隨便說說的,哪裡就算得數!”

曾國藩記起前幾個月決定興建貢院時,有個李老頭子說要帶著兒子、孫子、祖孫三代一起應試的事,遂問李鴻章:“有父子、祖孫一起來的嗎?”

“有。”李鴻章回答,“父子結伴而來的,有兩百多家,祖孫三代來的,也有八家。剛才說的魯光羲,就是祖孫三代一起來的,孫子也有二十多歲了。”

“好!”曾國藩高興地說,“這真是自古以來少見的場面。少荃,你這個監臨榮耀得很啦!”

“這還不都是沾了恩師您的光!”李鴻章開懷大笑,大家也都跟著笑起來。

正在大家興致濃厚地閒談時,一艘華麗的大官船從下游慢慢駛來,船上坐的正是甲子科江南鄉試正主考官劉昆、副主考官平步青。

“一路辛苦啦,昆老!”當劉昆剛走出艙門時,曾國藩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