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荃啦,我看你近來要洋化了。妙香庵裡的洋式擺設,景孫年少,或許追求時髦,韞齋是個老頭子,不一定喜歡。”曾國藩依舊是笑笑的,習慣地用手緩緩地梳理著花白的長鬍須,雖不太贊成李鴻章的這種安排,但口氣並不是指責的意思。對這個親手栽培的門生,他基本上是滿意的。尤其是他已看清了湘軍衰落、淮軍當旺的形勢,一方面對自己當年的決策深感欣慰,一方面又對這個氣概不凡的門生寄託著七成厚望、三成倚重。
“洋人最善巧思,造出的東西莫不盡愜人意,我想昆老一定會喜歡的。”李鴻章自信地說。
“準備了什麼好的特產款待嗎?”曾國藩不想就這件事爭論下去,換了一個輕鬆的話題。
“吳下好吃的東西多得很,門生特地從蘇州帶了幾個名廚來,要他們變換花樣,把吳下好菜讓兩位主考都嚐嚐,尤其要他們將吳下三道最負盛名的菜燒好。”李鴻章頗為自得地說。
“最負盛名!是哪三道菜?”彭壽頤對吃最有興趣。自從咸豐四年追隨曾國藩以來,他從未在幕府吃過什麼稀奇的菜。曾國藩生活儉樸,幕僚飲食與尋常百姓沒有多大差別,他自己天天都和大家一起吃飯,幕僚們雖有意見,也不好意思提了。記得那年王輳г嗽兜賴狡蠲爬矗��客聿陀謖綻�睦洳送餳恿艘桓鋈餑┒垢�潰�����耍�⊥匪擔骸昂渦餚鞝松莩蓿 貝幽且院螅�渙琶橇�腿說墓庖艙床壞攪恕U獯文苷粗骺嫉墓猓�隕纖罩菝��氳韉奈庀旅�耍�媼釧��朔芰恕�
“惠甫是陽湖人,他清楚,你問問他吧!”李鴻章有意賣關子。
“李中丞,你這不是有意難我嗎!我哪裡知道你肚子裡的名堂呀!”趙烈文搔了搔頭,想了一會兒,說,“是不是菰菜、蓴羹、鱸魚膾呢?”
“正是,正是!惠甫不愧是吳下才子。”李鴻章快活地笑起來了。
“少荃,眼下正是西風肅殺之際,你端出這幾道菜來,是想把我們這些人都趕回老家去嗎?”
曾國藩的話剛一出口,接官廳裡便響起一片笑聲,他自己卻不笑,依舊緩緩梳理他的鬍鬚。在座的都是飽學之士,知道他說的典故。晉代吳郡張翰被齊王司馬冏招為大司馬東曹椽。張翰見政局混亂,為避禍,託詞秋風起,思故鄉菰菜、蓴羹、鱸魚膾,遂辭官歸吳。從此,這三種食品便成為吳人引以為自豪的名菜。
“真是太美了!古人說松江鱸魚金齏玉膾,看來以後可以沾主考大人的光,遍嘗東南美味了。”彭壽頤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種難耐的慾望。
“少荃,聽說松江鱸魚以四鰓著名,真有這事嗎?”曾國藩雖然一向喜歡吃魚,但這幾個月在金陵既忙又憂,還沒有想起要品嚐一下名揚海內的四鰓松江鱸魚。
“的確是四鰓。”李鴻章以行家的口氣答道。他比老師會生活,既要事業,也要享受。“只是有兩個鰓大點,有兩個鰓小點。明日門生叫人送幾尾到衙門去,恩師可親眼驗看。”
“要得,明日多送幾尾,叫衙門裡的師爺都嚐嚐。”向來不受饋贈的曾國藩,難得有這樣爽快的時候。
“不過,李中丞,我倒是聽說,松江鱸魚要出美味,還得靠蜀中姜不可。你備了蜀姜嗎?”趙烈文向李鴻章發難。
“這個我就不懂了,不知廚子備了沒有。倘若沒有蜀姜,還請惠甫多多包涵,勿在兩位主考面前點破喲!”李鴻章的話又引起一片笑聲。
“少荃,今科鄉試士子年紀最大的是多少歲?”笑過之後,曾國藩問。
“一萬九千八百六十九名士子中,年紀最大的是江蘇如皋籍的魯光羲,今年七十八歲了。”李鴻章答。
眾人一片讚歎聲。
“難得!如此高齡,尚能臨場應試。”曾國藩想起自己才五十四歲,便眼花齒落,已近老態,不禁對這個老士子發出由衷的讚歎。“三場完畢之後,我們都去看看他,以示鼓勵。倘若真的中了,讓他戴著大紅花,在鬧市中接受大家對他的恭賀,耀一耀幾十年來寒窗苦讀、老來遂志的光榮。”
眾人都點頭稱是。
萬啟琛說:“七十八歲應鄉試,誠難能可貴,但也還不是最老的。乾隆丙辰科,劉起振七十九中鄉舉,八十入翰苑。嘉慶丙辰科,王嚴八十六中鄉舉,未及次年會試便死了。這都是士林美談。”
趙烈文說:“你說的還不算老。乾隆己未科,廣東番禺王健寒九十九歲尚應鄉試,握筆為文,揮灑自如。翁方綱曾以詩記之。”
大家都驚詫不已。
“那麼,最小的多大年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