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人爭得面紅耳赤,甚至動了點肝火,但是誰也不服誰,誰也說服不了誰。
今天,惠施閒著沒事,正在整理門客記錄的昨天那場爭論。回想起昨天的爭論,倒也覺得很有意思。反正襄王將我投置閒散,以辯論作為消磨時間的手段,也未嘗不可。滿腔愁悶,何處發洩啊?
其實,倒不在於誰輸誰贏,關鍵是,辯論本身就可以得到一種樂趣。雖然在爭論的時候,雙方就象兩隻相鬥的公雞,但是,過後細細思量,那情景,真夠刺激,真來勁兒。過幾天不找幾個辯者來一展談鋒,他心裡就有點癢。
溫故而知新,不亦樂乎?看看昨天爭論的記錄,他想,如果再來一次,我肯定能說服他!
惠施正在自鳴得意,忽然一個門客慌慌張張闖進來,手中拿著一本書,口中嚷道:
“先生,有人在書中攻擊您!”
“攻擊我?什麼書?”惠施詫異地問。
“一本叫《莊子》的書。”
“《莊子》?”惠施心中疑惑了一下,“拿過來我看。”
“我們準備將那幾個擺攤賣書的人轟走!”
門客氣憤地說。
惠施粗略地翻了一下,便知是莊周所著。他鬆了一口氣,對門客說:
“此書乃我的好友莊周所著,你們不必大驚小怪。”
“可是……”
“書中所寫,都是實情。我與他是幾十年的老交情了。你出去吧,我仔細看看。”
這傢伙,把我們倆的爭論都寫進去了!什麼有無與無用、有情與無情、濠梁之遊……文筆倒也流暢,可惜太玄乎了,有幾個人能解其真意?
他詳細地讀了一遍《莊子》,還是受到了不少的啟發。對於政治,對於功名,不能太執著。太執著,則失望太多,失望太多,則傷身體。這也是他幾十年來在宦海浮沉中慢慢總結出來的,莊周說得還是有道理的。只不過,我惠施很難做到。
但是,莊周在書中反對我與辯者們以辯為樂,就是他的不是了。人總得有點活幹。老閒著,心裡就發慌、發悶。在條分縷析的辯論中,也有莫大的快樂,雖然辯論的那些事,沒有什麼實用價值,但是,也可暫時忘記這無邊的閒愁。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了,惠施的頭髮已經完全變白。他整整五年沒有見過襄王了。襄王好象將這位自己請來的元老完全忘記了。
他數次呈上奏摺,議論政事,闡述他愛民、罷兵的主張,都如泥牛入海,毫無音信。
這天,他獨自一人來到王宮前面的廣場上散步。這塊地方,他是多麼熟悉啊!他曾經無數次地從這兒出入王宮,與惠王共謀國家大事,縱論天下局勢。當初,他是何等地春風得意!
可如今,物在人非,花落水流。英雄失路,唯有哀嘆!
他深情地望著宮門,回憶著一樁樁往事,心潮起伏,老淚縱橫。
突然,兩隊衛兵手持長槍,從宮中整齊地跑了出來。隨後,一輛雕刻著龍鳳的四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