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3。66。7226。8821314262
100285。622。417763552
8022。417。9214202840
6016。83。3616。4410652130
308。41。686。725321064
根據自己的偏好,各位自己選擇吧。不過在選擇的時候我還需要給大家提供這樣兩個個資料:
武漢2003年八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06元。
湖北省2003年本科畢業生平均工資:2000元。
當然,上面的要求僅僅是你可以完全滿足於一天到晚坐在家裡看電視,保證你每天能夠有飯吃、有衣穿的基本收入要求。如果你還有別的追求,要穿著比較體面、吃得比較舒服、要有手機小靈通能經常和朋友保持交流、要經常上網聊天玩遊戲、要在十一、五一的時候能到全國各地遊玩、能夠經常和朋友們聚會郊遊唱歌……那就另當別論了。
所以,邱鵬文中那個女孩的母親說的那句話:“你考上好大學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有幸福的生活。”很平實,很簡單。家長們不是象我這樣用精確的數學計算來分析問題,而是根據自己幾十年的生活經驗得出的最直觀的結論,雖然簡單似乎看起來還有點“俗”,卻蘊涵了社會人生的基本真理。
不要從科舉考試的弊端來諷刺你們的家長落後保守,也不要將他們的壓力看成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注重功名”的心理,他們沒有那麼抽象,而是很實際的在看問題。有的人甚至還說,父母這種壓力實際上是因為孩子在班上成績好會使他們很有面子,或者說將來孩子成名成家了他們會很光彩,所以為了這種虛榮不顧孩子的幸福而拼命逼著他學習。這種說法真的很讓人心寒。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大公無私的愛。他們想的,無非就是想讓孩子一輩子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絕不會是把孩子作為滿足自己虛榮心的工具。我講一個關於拿破崙的例子來說明問題:
第12節:有一個人始終和他在一起
在拿破崙被暴民攻擊東躲西藏的時候,有一個人始終和他在一起,照顧他;在他遠征義大利回來成為民族英雄的時候,這個人又不願跟他一道去接受群眾的歡慶;在他孤身一人從埃及回到巴黎,無依無靠的時候,有且只有這個人在家門口等著他回來;等他發動政變,掌握大權直到登基稱帝的時候,這個人不願意住到皇宮裡去,也不願享受榮華富貴,而是一個人住在郊外過著清貧的生活,把他贈與的財寶全都保藏起來,不花一文,只是默默的祝願:“但願這一切能夠長久”;當他兵敗滑鐵盧,被流放到聖赫勒那島的時候,又是有且只有這個人又站出來為他爭取更好的待遇,四處奔走,給各國君主寫信,花盡了以前他贈與的所有財寶。這個人是誰呢?
他的母親。
在她內心,她並未熱望自己的兒子成為名垂千古的英雄,更不願看到他在大西洋的孤島上慘淡的度過餘生,而只是希望他能夠平平安安、快快樂樂,享受一個普通人的幸福,他的偉大和光榮,與她無關。古往今來,能與拿破崙並肩的偉大人物屈指可數,而若論對自己孩子無私的愛,則幾乎每一個母親都與拿破崙的母親別無二致。就像那句“但願這一切能夠長久”那樣簡單、那樣富有遠見、那樣飽含真情,她們也對她們的孩子說:
“你考上好大學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考試能力是一個現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質
不要相信“能力最重要,文憑不重要”的鬼話,更不要相信“用學歷衡量人是傳統保守的科舉制度的落後思想”,正好相反,文憑非常重要,而且“用學歷衡量人”是與發達的市場經濟條件相適應的現代“資訊經濟學”理論的必然推論。
透過高考鍛鍊了你的考試能力。因為在你未來的人生中,還有無數大大小小的考試在等著你。
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有一家外資企業招騁一個業務經理,有兩個人去應騁,一個工商管理專業的本科生,一個是地質專業的博士。兩個人都順利地透過了面試。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公司老闆,你會挑哪一個?我想很多人都會挑那個本科生,因為他年輕,專業又對口。但結果是那一個地質學博士被聘用了。
大家也許會認為這個老闆腦子有問題,或者說是想招個博士生進來裝點門面。但那個老闆卻不這麼認為,你聽一聽他的解釋。
他說:這兩個人面試給我的印象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