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心。他說:“中國只要繼續改革開放,外語肯定越來越重要。我相信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指導婷兒,順利度過這6年的住校期。不管婷兒最終考上哪個中學,值得考慮的中學我們都去報名,都去考!”
這番話使我豁然開朗。決心一下,婷兒就更忙了,小學剛畢業,就東奔西跑去趕考場。
那一年,成都外國語學校的入學考試競爭空前激烈。由於“微機排位”的“驅趕效應”,本市大批優秀的小學畢業生都湧向該校的大門,都想憑實力一搏,以擺脫被電腦擺佈的命運。到入學考試前夕,報名的考生已經達到了6千多人。
6千多考生,只錄取120人。錄取比例只有1。8%!這將是一場白熱化的惡戰,也是婷兒有生以來所遇到的最激烈的競爭。
另一方面,這場競爭的結果,將會使百餘名非常優秀的尖子生匯聚一堂,形成一個高素質的群體。一個教育資源富集的“金礦”。這是難得的機遇。如果婷兒有幸能與這些優秀的同學為伍,將會在相互激勵之中,產生極好的“共振”效應。成都外語學校的價值,頓時凸現出來了。
我們全家的鬥志都被激發起來。我們給婷兒制定的計劃是:“筆試力爭上線,面試力爭高分。”因為婷兒是“半路出家”的“奧校”生,“奧賽”只得了個四川省三等獎,筆試的分數肯定比不過那些一二等獎,我們認定她的強項應該是面試。結果婷兒以高出筆試分數線10分的成績順利取得面試資格。
為了實現面試得高分的計劃,我們指導婷兒做了充分的準備。爸爸給婷兒買來了最好的英語磁帶,一個音一個音地糾正她的發音。面試前兩天,媽媽專門為婷兒作了形體訓練,教婷兒面試的時候怎樣朝氣蓬勃、大方得體地出現在“考官”面前。婷兒雖然還不會自己想出取勝的高招,但是卻表現出了一個寶貴的長處&;#0;一指哪兒打哪兒,不僅善於聽指揮,而且善於根據既定的原則主動出擊,發揮得非常漂亮。
考試那天,爸爸上陣,到考場外為婷兒鼓勁兒,那天下著雨,爸爸在考場外整整站了兩個多小時。面試那天,烈日當頭,媽媽上陣,給婷兒助威。婷兒問:“為什麼平時上奧校都讓我自己騎車去,這幾次考試,卻都有大人陪呢?”爸爸說:“因為重要的事情必須殺雞用牛刀,確保不被意外的細節所幹擾。”這句話,給婷兒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經過多次強化,最終也成了婷兒的辦事風格。
驕陽似火的8月,外語學校發榜了。我趕快帶著婷兒去看結果。負責發錄取通知書的老師睜大眼睛在花名冊上找了一會兒,才抬起頭來說:“劉亦婷,考取了。”剛才還緊張萬分的婷兒猛地抱著我又是笑,又是跳,情不自禁地大聲歡呼著:“媽媽!我考取了!我考取了!”那位老師也高興得把婷兒的錄取通知書甩得“唰唰!”直響,說:“曉得不?你這一小張紙,值兩萬五啊!”
幾年之後,婷兒申報美國大學時,《哈佛大學情況介紹》上的一句話又勾起了當年考初中的回憶。那《介紹》上面說:“哈佛送給學生這樣的座右銘: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你已經準備好了。”
第六章 初中階段,努力保持航向
(媽媽劉衛華自述)
初中去住校,家教起衝突
成都市外國語學校是一座全封閉的寄宿學校,學校把初一女生安排在最好的樓層,每間宿舍住8個學生。開學前兩天,學校安排家長在報名的時候為學生鋪床。從鋪床這件小事開始,我們明顯地感覺到我們的教育思想與環境的不協調。
開學之前,我們已經跟婷兒說好,為了培養她的獨立生活能力,從進校門起,生活上的事都要由她自理,包括鋪床,我們只在最必要的時候給她當一下幫手。婷兒從小就習慣於“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這回答應得也很痛快。
我們和婷兒一起把被褥棕墊搬到3樓宿舍之後,只見其他新生的家長都在親自動手為女兒鋪床。我們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按事先說好的,讓婷兒自己鋪。
誰知婷兒剛爬到分給她的上鋪去抹蚊帳架上的灰,鄰鋪的家長就小聲驚呼著:“太危險了,你快下去,我來幫你抹!”說著就過來幫起忙來了。這樣子我在地上就站不住了。我一邊說著感謝話一邊讓婷兒下來先去領課本,自己趕緊爬上去接替那位熱心的家長。
我汗流浹背地幫婷兒做著鋪床的一應雜事,心裡隱隱地感到不安。12年來,我們一直在避免別的教育體系對婷兒的干擾和衝擊,現在再也無法避免了。此刻,雖然我對婷兒的同學還並不瞭解,但我從鋪床這件事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