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然後合上雜誌,再假定自己是一名剛收到她的訂戶,再輕輕開啟封面,一頁一頁地翻了下去……有時在街頭行走,看見郵亭、書攤擺放著新到的《讀者文摘》,不禁駐足其側,細細打量那匆匆而來的顧客。及至看到他們一個個毫不猶豫地付了錢,捲起一本《讀者文摘》匆匆而去的時候,心中才略覺寬慰。繼而又不安起來:對於這些“忠實”、“虔誠”的讀者,對於這些可愛的讀者,這薄薄的48頁該不會令他們失望罷!不安了10年,不安了100多期。或許要一直不安下去。

二辦雜誌要依靠作者供稿,而《讀者文摘》的供稿者同讀者是融為一體的。《讀者文摘》創刊後,印數直線上升,來稿也驟增,每日幾百件、上千件,有時用帆布袋往四樓辦公室背。對於辦刊初期來稿支援了刊物的人,我們是很感激的。雖未曾謀面,卻是覺得十分熟悉了。

大約是1987年底,《現代婦女》雜誌評選優秀稿件,總編輯小韓邀我去當評委。在那裡,偶然遇到了北京《中國婦女報》的一位編輯。我接過他遞給我的名片,發現名字竟是那麼熟悉。

“您叫楊新連?”“是的。”

“您過去給《讀者文摘》投過稿?”“好幾年前的事了。”

我毫不遲疑地追問:“1982年,您譯寫的《自我放鬆20法》登在第8期上,對嗎?”他吃驚得不知說什麼好。

我繼而笑道:“您的家好像住在東四六條,現在還住在那兒嗎?”一陣暢談之後,他又專程訪問了編輯部,回去後,寫成短文《薄霧中的橋》,登在《中國婦女報》上。文中寫道:“我驚訝不已。要知道那時我還是個地地道道的讀者,正是由於那篇文章,我的名字才第一次被排成鉛字。”

那以後,我們再沒見過面,也沒有透過信,就像在這之前一樣。我不知他還有沒有興趣翻翻《讀者文摘》,但我知道,這次相遇,他不會忘記的。我也不會。

辦刊時間長了,作者隊伍不斷更新,他們的情況不會一一記得那麼清楚了。但心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