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額本是三人,為防萬一,才多出一倍。
現今回想,負責的中官和女官擦過冷汗,暗道一聲萬幸。
雙胎本就少有,竟是三胎!
皇帝陛下霸氣,皇后娘娘威武!
“這是長公主。”
一模一樣的三張小臉,兩位公主,一位皇子。
公主為長,皇子最幼。
比出生時間,公主居長。
比個頭,公主更大。
比嗓子,公主更響。
好在姐弟一樣健康,吃過第一頓飯,咂咂玫瑰瓣似的小嘴,很快沉入夢鄉。
王太皇太后,張太后,吳太妃,一人抱一個,笑得合不攏嘴,喜歡得不想撒手。
坐在內殿許久,方才想起,該給天子送信。
“哀家怎麼忘了,快去皇莊,請聖駕回宮!”
中官領命,退出內殿,一路飛跑。
好在天子在新置皇莊,位於皇城郊外,飛馬疾馳,半個時辰能到。換做通州附近,來回至少要兩日。
中官離開後,夏皇后醒來一次,看過孩子,用過一碗熱湯,經太醫診脈,確定一切安好,又睡了過去。
抱著孫子孫女,兩宮捨不得放手。
皇子和公主的奶孃在一邊著急,到底不敢和太后搶。
穩婆醫女指點宮人清理內殿,移走舊屏,關好槅窗,避免殿中進風。
諸事安排妥當,回身見到奶孃表情,難免生出同情,心有慼慼焉。
遇上這樣的天子一家,除了認命,還能如何?
飛跑進坤寧宮,朱厚照滿臉興奮。
“朕的長公主在哪裡?”
中官宮人匆忙上前,依太后懿旨,攔住聖駕,請皇帝陛下到偏殿換身衣服。
“陛下,三位殿下禁不得風,萬不能受涼。”
在皇莊翻地,緊接著一路策馬,龍袍上都是泥點,如何能抱孩子?
朱厚照心急,也知新生兒脆弱,到底聽進勸說,換衣洗漱,焐熱雙手,才走進內殿。
彼時,皇子公主好夢正酣。
榻前重立屏風,按規矩,皇后做月子期間,帝后不得相見。什麼誕下皇子,夫妻攜手淚眼,都是傳說中的神話。
太后可以無視宮規,偶爾為之。天子萬萬不行。
記錄到起居注中,被史書引用,就是一生的“汙點”。
“陛下。”
朱厚照走進內殿,宮人中官跪地行禮。
兩宮終於將娃娃交給奶孃,卻是不錯眼的看著,恨不能直接抱回仁壽宮和清寧宮去養。
令眾人起身,朱厚照向兩宮見禮,看著三個娃娃,搓搓巴掌,道:“哪個是公主?”
得知有兩個,登時喜上眉梢,笑得嘴角咧到耳根。
至於小皇子,直接被親爹無視。
經張太后提醒,勉強掃兩眼,點點頭,一腔熱情又傾注到女兒身上。
“朕的長公主,真漂亮!福兒真會生!”
繼張太后和夏皇后,皇帝陛下也開始不著調。
宮人中官垂首,不停告訴自己,習慣就好。
身為大明宮人,自當臨危不亂,遇事坦然,見多識廣,見怪不怪……默唸到最後,腦袋換成一團漿糊,全然不知在想些什麼。
朱厚照抱著連個公主,喜愛之情溢於言表,有目共睹。
對兒子的忽視,同樣顯而易見。
高興之下,竟要給女兒賜封號,不是太皇太后攔著,封地都能當場劃出。換成兒子,等欽天監算過再說。反正有祖宗規矩,起名不愁。
有這樣一個偏心眼的親爹,小皇子的童年,註定慘白如紙。能夠茁壯成長,扛起大明江山,繼續中興之治的輝煌,當真是不容易。
或許,正因為親爹偏心,度過慘淡童年,積下一肚子怨氣,才會一朝爆發,向海外噴火。
無辜被牽累,成為出氣筒的番邦國王,貴族領主,被揍趴在地,仰望星空,淚水長流,想破腦袋都不會明白,自己落得這個下場,不過是熊爹偏心,熊孩子氣不順而已。
正德二年,三月丙寅,中宮大喜,誕皇長女,皇次女,皇長子。
天子臨朝,群臣上疏奏請天子,此乃國朝大喜,當降敕諭,萬民同慶。
“瑞氣祥雲,玉燕投懷。麟趾呈祥,兒女成行。實為吉隆之喜。”
潛臺詞,陛下,您看,自聖祖高皇帝立國,從未有此大喜。縱然是兒女雙全的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