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部分

糊。),很尷尬對著司機說道:“那就不用找了!”現在歐元對人民幣的匯率差不多是1:7,車費30多元,給司機10歐元,應該是很靠譜了。司機也沒說什麼,就看了我一下,意思是,這10歐元真給了嗎?我見蘇珊同志都說出這樣的話了,那我也不要斷了人家司機的“財路”呀,連忙說:“師傅,如果錢沒問題,就可以再見了!”司機也不知道歐元真假難辨,對著我尷尬的說道:“小夥子,應該不會騙我吧?”我趁著蘇珊同志沒留意,補了三十元車錢說道:“這樣應該不會錯了吧?”司機也好說話,見有人民幣付出,那10歐元死活就不收了。非得把十歐元塞給我。或許讀者要問,為何我會在這裡要把這件事說的這麼瑣碎,詳細。是因為我一來要證明蘇珊同志很迷糊,二來這事情的後續發展跟這十歐元還是有些關聯的。

送走了計程車。我原本想將那十歐元還給蘇珊同志的,但蘇珊同志正拿著自己的手機在尋找那做弄堂菜的那戶人家的具體位置,我國的門牌號跟法國的不一樣,法國是一流色的街號,從東到西,街號是從小到大,你要找某個街號,從東走到西就成。這叫“一條道走到黑”。而在中國不一樣,它是單雙號分南北,南邊的都是單號,北邊的都是雙號,碰到獨棟門戶分開來的,還有槓1、槓2號,這個對於蘇珊同志這樣的外國人士來說,找起來就有點麻煩了,特別又是上海的門牌號,那更是“琳琅滿目”。不要說外國人,有時候國人都分不清東西南北中。蘇珊同志搞了半天,也沒搞懂。我就上前主動請纓,她把她手機號遞給我,上邊滿螢幕都是法文,我也看不懂,最後在她的提醒下,才知道這個弄堂菜在憬然弄堂37…3號。

在我的帶領下,好不容易找到了37號,又在我的打聽下,才知道37…3號在37號的院子中。換而言之。要找到這家弄堂菜管,得先走進37號這戶人家。然後在裡面才能找到槓3號。

在此之間我把那十歐元要還給蘇珊同志,蘇珊同志早已被那37…3號傳出來的菜香所吸引了。哪來理會你的十歐元,輕飄飄的說了一句你先拿著吧,然後忙不迭的跑進了37號大門。

一進憬然弄堂37號的大門,就有一種詭異的感覺,或許是這幾年我恐怖小說寫多了的緣故,這37號總讓人會聯想到京城某號的鬼宅一樣,其他的先不說,先說那37號的大門,人家大門一般都是硃紅油漆的大門,顯得喜慶,但37號的大門不是,一水的烏黑,這個烏黑的木門看上去時代很久遠了,應該是民國的建築了吧,但這大門上的黑漆不曾掉落一塊,黑的是完好無損,或許有人會問,是不是這家的主人將這門重新刷漆了一邊?我的回答的:不可能。重新刷漆的那種“新”和建築風格的那種“舊”會形成視覺上的反差,一眼就能看出新舊,我現在所看到這扇門上的黑和民國的建築風格一點都不違和,很自然,就如同自己置身於民國時代。也正因為這一點,讓我覺得這裡詭譎異常,蘇珊同志,生活在西方,在她的概念中,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中華民國之說,所以,她看不出來這種詭譎的現象,沒心沒肺的一股腦向前跑去。我也不能因為這個門有點奇怪而放任蘇珊同志不管吧?只能是硬著頭皮跟了進去。走進37號這個大門,就是一個狹窄的通道。青磚鋪路,兩邊的牆上已經斑駁到一定的程度了,有很多地方青磚已然外露,難得有幾塊牆粉完好的地方,也都是給各種刮痕和塗鴉,弄得不忍直視!或許這個通道常年曬不到陽光,所以那青磚上都有青苔長出,可見這裡有多麼的潮溼,隱隱中,有一股潮溼黴變的味道鑽入了我的鼻中,聞起來,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難受,不是很舒服,在抬頭一看,那通道的上方是木質結構的梁,一眼就能看出,這個跟鄔熙太昌弄裡的房子有“異曲同工”之妙,分兩層建築,樓上一層應該有很多房間,所以就用木樑給隔了起來,一分為二。由於光線的問題,那頂上的梁看不太清,隱隱綽綽之中,貌似那樑上都有雕樑的痕跡,看來這套宅子不僅外觀看上去有點歲月,就連那宅子裡的“五臟六腑”,也是年代久遠!

“chiang,快點過來呀!趕緊看。”已然是跑到院中央的蘇珊同志很驚喜的招呼著,想必是有什麼新奇的發現,讓她這麼興奮不已。我加快腳步,透過那通道,來到院中央,定睛一看,沒什麼特別的,和姜舯所住的那個宅子差不多,院中央有一口井,四周擺放了一些綠化盆景,唯一和姜舯宅子裡不一樣的,是那偌大的院子中,零零散散的放了幾張桌子,桌子上有一次性的碗筷和選單,想必是這裡的主人招待客人用的。(未完待續)

第315章 插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