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話,從來不重樣。
到盤子裡的東西全都用光後,就由林老太太把娘娘們的神像、敬神錢糧連同香根一起請下,送至院中焚化。吉祥姥姥用銅筷子夾著“炕公、炕母”的神碼一焚,說道:“炕公、炕母本姓李,大人孩子交給你;多送男,少送女。”然後,把灰用紅紙一包,壓在炕蓆底下,說是讓他永遠守在炕頭,保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隨後,即向本家請安“道喜”,為的是討幾個賞錢。
林老太太將“添盆”的金銀錁子、首飾、現大洋、銅子兒、圍盆布、雞蛋、喜果兒、桂花缸爐、油糕……一古腦兒全都給吉祥姥姥兜了起來,喜得吉祥姥姥有不停地說了幾句吉祥話,這才拿著東西告辭,至此,“洗三”儀式結束。
林老太太因為疲倦就先告退回房歇著了,留下胡氏招呼客人,一些不太親近的親友就開始陸續告辭。
張氏和林至孝太太說著閒話,伊水、汶水和沉水相約去看姐姐,到了產房,見李姨娘正和惠水說體己話,便到一旁圍著孩子看。
小孩子不怕生,睜著漆黑的大眼睛看看這個瞅瞅那個,汶水將一根手指頭伸向他,他立刻伸出小手嘴裡喊著咿呀咿呀的抓了過來就要往嘴裡送,旁邊的郝嬤嬤連忙攔住。
“我的好小姐,千萬不能給小孩子往嘴裡吃。”
汶水見狀說:“嬤嬤,我不會讓他吃到嘴裡的,只是逗著他呢。”郝嬤嬤見狀便不再多管了。
三人逗了一會兒小外甥,直到張氏喚她們,才戀戀不捨得離開了林家。
正文 第二十七章 暑熱
進入六月,天越發熱了。即使徐州依山靠水,也難以抵擋暑熱的親臨。
由於李惠水平安的生了一個兒子,李姨娘要去觀音寺還願,伊水和汶水也想一起跟去,張氏允許後,只留沉水在家跟秦秋雨學刺繡。
城外山上,清風徐徐而來,減少了一些暑氣。
伊水站在山坡上,任由涼涼的清風吹著自己的臉龐,享受這難得的愜意。
不一會兒,伊水張開眼睛,隨意的往山坡下一掃,突然愣了一下——她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李衛。
使她驚訝的是李衛身邊還有一個女子,兩人似乎在談論什麼,那女子穿著翠綠色衣衫,遠遠的看不清面目,但是可以確定是一個年輕的小姐。
伊水想到李衛的一些反常舉止,就猜測他是不是在談戀愛,現在終於確定了,遠遠的打量那個可能是她將來大嫂的綠衫女子,心下盤算著是不是要告訴母親,打聽那個女子的身份,以便日後上門提親,最終決定還是讓他們順其自然的發展吧,如果日後到談婚論嫁的地步,哥哥自然會親自稟報父母的。
正房後院是一排小房屋,這是安排在正房伺候的丫鬟婆子的住處。
翠賢拿著一個食盒來到琉璃的房間,輕輕的敲門。
張氏正在午睡,因此,琉璃回到自己的房間,聽到敲門聲,連忙過來開門,將翠賢迎了進去。
“姐姐在忙什麼呢?現在天熱,這是我親自給姐姐張羅的吃食呢!”說著將食盒裡的菜擺在了炕桌上。
“我在刺繡呢,原想做一個荷包,都動針好幾天了,還沒有做好,現在好不容易得了空,趕緊進行一些,爭取早點做完。”琉璃邊說邊往炕桌上望去。見翠賢帶來的都家常小菜,涼拌金針菇、涼拌蓮藕、涼拌蘿蔔絲、綠豆**膏四個小菜皆用巴掌大小的荷葉碟子裝著,看起來清爽美味,絲毫不見油膩,在這樣的天氣了正是適合開胃解暑的,不由感激道:“翠賢妹妹太客氣了,這讓我怎麼受的了”。
翠賢又拿出了一雙烏木嵌銀筷子,擺在碟子上,說道:“翠賢自從進了太太的房,就蒙姐姐多次照顧,這也是應當的。”
琉璃見推辭不過,就坐到炕上,拿起筷子品嚐翠賢做的菜。說真的,翠賢做的菜確實好,幾口下來,讓琉璃胃口大開。
翠賢拿起琉璃先前繡得荷包,不由誇獎起琉璃的手藝來,琉璃笑道:“太太房裡誰不知道你翠賢的繡工才是拔尖的,哪裡輪到我。”說著,心下暗生警惕,想到太太的交代,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樣一想,連口中的菜也不如剛才香甜了。便有一搭沒一搭的和翠賢閒話起來。
不一會兒,琉璃便提到了大少爺房中的玻璃,翠賢眼珠子一轉,衝著琉璃皺皺鼻子,笑著說:“眼下我們還要叫玻璃姐姐,是不是往後咱們得叫少姨奶奶了了?”
琉璃一聽,忙打斷翠賢的話:“這話可實在不該說。主子的事情可不能這般說笑打趣!若讓人聽到了,少不得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