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入座,好生款待,在入座時,眾人也都推讓了一番,才分了三桌坐下開始吃飯。
席間,由於吃的是麵條,眾人沒有談論菜色,便接著剛才的話題,不知道是誰先提起了李惠水那天難產,眾人一下子對著個趕了興趣,那天的情況蘇婆子最有發言權,這一頓飯自然是由她繪聲繪色的講說,當然一些不適合吃飯時聽的東西她也很技巧的避開了,只是講其中的驚險,席間的婦人都聽得入了迷。
午飯後便開始了“洗三”儀式。不但伊水好奇,連汶水、沉水和林家親戚的幾個孩子都是第一次見,都湊到前面去了。伊水畢竟在三百年後電視劇上見過洗三的場景,因此略微知道一些,但是現在所見的儀式比電視劇上要複雜的多。
首先,在產房外廳正面設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瓊霄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蠟扦上插一對小紅蠟,下邊壓著黃錢、元寶、千張等全份敬神錢糧。李惠水的炕頭上供著“炕公、炕母”的神像,均用三碗至五碗桂花缸爐或油糕作為供品。由林老太太上香叩首,吉祥姥姥蘇婆子亦隨之三拜。然後,就有丫鬟進來將盛有以槐條、艾葉熬成湯的銅盆以及一切禮儀用品均擺在炕上。這時,吉祥姥姥把嬰兒一抱,“洗三”開始了。
林老太太帶頭往盆裡添一小勺清水,一旁的吉祥姥姥忙說“長流水,聰明靈俐”,又見放進去一柄白玉如意,接著說“玉如意,平安又順意”。
胡氏見婆婆將一柄價值不菲的玉如意給孫子添盆,不禁臉色一變,狠狠的瞪了婆婆一眼,又看見在場這麼多親戚,終於強忍下來沒有發作。
其次是親家太太張氏,張氏先添了一些棗兒、桂元、栗子之類的喜果,吉祥姥姥同樣唱到“早兒立子(“棗”同“早”,“慄”同“立”),連生貴子(“桂”同“貴”);桂元,桂元,連中三元。”代唱完後,張氏又添了鑲嵌珠石的榴開百子擺件一對、銀質長命鎖四件。
隨後本家依尊卑長幼開始往盆裡添,首先是林至孝的太太,她也照樣先添了水,又往盆裡放了一件碧瑤玉佩,緊接著胡氏也為盆裡增加了一些水和兩對梅花式銀錁子。張氏看到胡氏作為林家主母和孩子的親伯母只添了兩對銀錁子,不覺一愣。看到胡氏的添盆,相互交換眼色的親朋好友也不少。吉祥姥姥卻不受影響,繼續唱下去。輪到林至磊的舅母,亦隨之遵禮如儀。放進去了兩對長命鎖。不長功夫,便到了李姨娘,李姨娘原本想將自己的體己都拿了過來,但是因為不能超過張氏,因此只是向盆裡放了一對翡翠鐲子,一邊尋思著一會兒找個機會單獨見見女兒,將體己交給女兒。
親友們添的金銀錁子都放在盆裡,也有添的是紙幣銀票的,則放在一旁的茶盤裡。
大人們添盆過後就是汶水這些雖然是嬰兒的長輩,但本身還沒有成年的開始添盆,這時往裡面放的東西就多是衣帽,襪子、金銀錁子之類的,畢竟大頭都有跟著來到大人出了,他們也只是跟著湊一個興罷了,伊水也學著別人先向盆裡添些桂元、荔枝、紅棗、花生、栗子之類的喜果,待吉祥姥姥說完吉祥話後,將母親為她準備的兩對海棠式銀錁子添了進去。
“添盆”後,吉祥姥姥便拿起棒槌往盆裡一攪,邊攪邊說道:“一攪兩攪連三攪,哥哥領著弟弟跑。七十兒、八十兒、歪毛兒、淘氣兒,唏哩呼嚕都來啦!”這才開始給嬰兒洗澡。所謂洗澡也僅僅是將手伸到盆裡稍稍一溼,就往孩子身上點去,一邊洗,吉祥姥姥還一邊唸叨祝詞,“先洗頭,作王侯;後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做知州”。隨後,用艾葉球兒點著,以生薑片作託,放在嬰兒腦門上,象徵性地炙一炙。再給嬰兒梳頭打扮一下,說:“三梳子,兩攏子,長大戴個紅頂子。”又用雞蛋往嬰兒臉上滾滾,說“雞蛋滾滾臉,臉似雞蛋皮兒,柳紅似白的,真正是愛人兒。”洗罷,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蔥往身上輕輕打三下,說:“一打聰明,二打靈俐。”隨後叫林至磊進來將蔥拿出去扔在房頂上——祝願小孩將來聰明絕頂之意。吉祥姥姥又拿起秤砣兒比劃,說:“秤砣雖小壓千斤”。拿起鎖頭三比劃,說道:“長大啦,頭緊、腳緊、手緊”。再把嬰兒託在茶盤裡,用本家事先準備好的金銀錁子或首飾往嬰兒身上一掖,說:“左掖金,右掖銀,花不了,賞下人,福大祿大財命大。”。最後用小鏡子往嬰兒**上一照,說:“用寶鏡,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淨”。總之,將林家在盤子裡準備的東西全都用完這個儀式才算結束,在一旁觀看的李伊水不禁佩服蘇婆子的口才,因為她拿起一樣東西就都有一套說辭,並且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