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京時,家長們全都趕到火車站迎接孩子。雖然已是晚上10點多,可孩子們個個精神抖擻、興高采烈,見到父母的第一句話就是:“太好了!下次夏令營我還要去!”爸爸媽媽看到孩子臉上、胳膊上被咬得大包小包,非常心疼,可也都咬著牙說:“太好了!下次還讓你去!”
如果說“知心姐姐”有什麼魔法,那麼,魔法就是——太好了這三個字,誰用誰靈。
所以,無論走到哪兒,我都會反覆為大家講解這三個字的魔力。有一次,我去雲南開會,見到了昆明市明通小學優秀輔導員郝學蘭老師。郝老師激動地對我說:“您講的‘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我用了,效果太好了!”接著,她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暑假期間,她帶著一批小學生去貧困山區看望“手拉手”的小夥伴。那裡的路程很遠,下了汽車以後還要翻過五座山頭。大家正行進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時,天空突然下起了雨,沒處躲,沒處藏。郝老師乾脆就讓同學們兩腿分開,站穩身體,伸出雙臂,衝著天空大喊:“老天爺,謝謝你,你溼淋淋的愛我們收到了!”在嬉笑聲中,同學們一個個很快被淋成了“落湯雞”。可是,大家卻都覺得精神百倍,沒有一個人感到不適。又翻過了一座山頭,太陽出來了,用熱辣辣的陽光熾烤著他們,都快烤出油啦!郝老師又帶領同學們仰望天空,衝著太陽喊道:“太陽公公,謝謝你,你火辣辣的愛我們也收到了!”這時,一個頑皮的男生隨後還“補充”了一句:“您老人家可以回去休息啦!”伴著孩子們開心的笑聲,不一會兒,通情達理的“太陽公公”也鑽到雲彩裡去了。就這樣,一路上大家歡聲笑語,沒有一個人喊苦叫累,都盡情地體驗著“太好了”的喜悅。一個同學在長滿青苔的石板路上滑倒了,可他爬起來便大聲喊道:“太好了!滑溜得不得了!想滑冰的同學請到我這裡報名!”一個同學腳上磨起了血泡,但他卻忍著痛堅強地說:“太好了!我終於嚐到了打血泡的滋味!回去可以和爸爸媽媽吹吹牛了。”
聽了郝老師的故事,我真是太高興了。如果人人都能用這樣的心態對待生活,對待艱苦,那麼我們的一生該是多麼快樂、多麼幸福啊!
“太好了”,這三個字雖然普普通通,可卻擁有著無窮的魅力。它彷彿就是振奮人們精神的號角,能夠把你心中的失望和沮喪吹掉,激發出一股努力向前的勇氣;能夠把你在前進道路上遇到的不愉快的心情,轉化成推動你繼續前進的堅強動力。如果有一天,你能夠真的做到把艱苦看作快樂,那你的一生就會減少許多煩惱,增添許多歡樂!
身在苦中不覺苦,將來才能少吃苦。
面對艱苦,你保持著“太好了”的心態,那你是主動的,你大腦所有的細胞都處在興奮的狀態,所以你不覺辛苦。
面對艱苦,你是“太糟了”的心態,那你是被動的,你所有的大腦細胞都處在疲倦的狀態,所以你就會覺得緊張,覺得辛苦。
身體的勞累很大程度是因心理的疲勞造成的,所以樂觀地面對艱苦的工作和環境,便能防憂消愁。
面對生活——悲觀不如樂觀
快樂享受每一天
“年歲不饒人,它不會總讓我們享受人生的樂趣。那麼,趁我們的年齡還能享受,還渴望享受這種樂趣的時候,為什麼苛求自己呢?”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是這樣看待生活的。
所以,“今天,最好!”珍愛生命的人都會這樣說。
有一位老爺爺是著名的內科醫學專家,健康快樂地活到了98歲。據說,他長壽的秘訣就是——每天早晨大聲朗誦這句話:“今天就是最好的一天!”他還說,“今天,只有今天,才是真真切切的生活。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些同學卻不是這樣的。而是每天早晨一睜眼,就慌慌張張爬起來,忙著穿上衣服、忙著刷牙洗臉、忙著塞上幾口早點、忙著一路狂奔衝向學校……一門心思地想著趕緊打發完手裡的事,去完成“夢中更重要”的目標。可結果卻是把自己弄得手忙腳亂,被總也做不完的“小事”裹挾著,狼狽不堪地往前奔跑……忙著聽老師講課、忙著放學回家、忙著“餵飽腦袋”、忙著寫作業,甚至連玩都變得忙忙叨叨!就這樣“拼殺”了一整天,等到晚上累癱在床上時,才發現,自己竟然一點收穫也沒有!面對這種忙亂的生活,有人寫了一句順口溜來“調侃”自己:“活也忙,學也忙,忙忙碌碌一整天,一覺又到解放前!”
其實,所有的同學都不願這樣活著。每當問起他們,各個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