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了軍隊的戰鬥力,並且各個衛所自給自足不需要中央發糧餉,也為朝廷省下來大量的銀子用於國家建設。只是還是那句話,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政策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從太祖之後,這個軍屯的制度便開始出現問題了,到了現在問題已經到了不解決不行的地步了。

軍屯的最大問題便是土地的集中問題。說白了便是和外面的一樣,土地都到了地主的手裡,普通人沒地了。當然衛所裡的田地那些地主們是不敢碰的。他們雖然有點銀子,但是有時候銀子在那些當兵的人的大刀面前也不好使。不過雖然那些地主們不敢侵佔衛所的土地,但是不代表沒人敢。那些衛所裡的將軍們就敢。面對那些良田,那些在軍隊裡貪汙腐敗的中高階將領可是一點都不會手下留情的。一百多年下來土地越來越少,當然實際的土地沒有減少,只不過是這些土地都集中到了那些高階將領手中。普通士兵的土地越來越少,衛所裡很多士兵都是拖家帶口的,沒了土地就等於斷了他們的活路,到時候他們不造反才怪。

想到這裡,朱厚照還在心裡感謝了一下劉瑾。因為這個問題正是劉瑾發現的。當然不是這一世,是歷史上。不過比較衰的是,歷史上劉瑾不但發現了這個問題,並且還準備著手解決這個問題,只是結果嗎。就非常的令劉瑾不滿意了,因為他正是由於這件事才死的。他也算是自己為自己挖了一個坑又把自己給埋了進去了。

原因嗎,就是由於有人造反了。並且這個造反的身份還不一般。

看到到現在還有人說我前面寫的讓主角經商賺的錢太多了。在這裡我在說明一下。其實根本都不多。給大家一個資料:2001年,《亞洲華爾街日報》曾將明朝太監劉瑾列入過去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單。至於他的財產,據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所載,劉瑾被抄家時有黃金250萬兩,白銀5000餘萬兩。其它珍寶細軟無法統計。千萬不要看丟了那個“萬兩”兩個字。歷史上劉瑾是1505年開始掌權的,而他卻是1510年死的。劉瑾掌權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是四年多一點的時間。你看看人家用了四年多的時間就透過受賄都積聚了黃金250萬兩,白銀5000餘萬兩,還有各種珍寶不計其數。和他一比,就是朱厚照也得自嘆不如啊。還是那句話,明朝中央稅收不高,但是明朝民間絕對有錢。

第七十八章 火槍 火炮 強弩

更新時間2012…5…14 21:20:25 字數:3242

這個參與叛亂的人就是安化王朱寘鐇。安化王是明朝慶親王(慶靖王朱栴)的一分支,靖王第四子,永樂十九年襲封安化郡王,封地在後世的甘肅安化,不過此時這裡被稱為寧夏。朱寘鐇便是最後一代的安化王。

安化王造反的原因很簡單,野心……就是自認為自己是真命天子,認為自己能夠打敗明朝中央的軍隊,不甘心一輩子做一個遠在邊疆的封王想享受一下紫禁城裡的奢侈生活。當然我們可以按照當年明月大大的話說就是安化王因為祖宗運氣不好結果被封到了寧夏這個除了沙子就是大風的地方。攤到這麼個地方,要錢沒錢。要美女也沒美女,連喝口水都難。

樹挪死,人挪活,朱寘鐇待在這麼個鬼地方除了天天能吃沙子外什麼也享受不到,於是他就想去北京啊,這樣朱寘鐇造反的心思就有了。恰巧當時他遇到了劉瑾執政,劉瑾好心的為他製造了造反的最佳理由。

劉瑾為人聰明,做事一向三思而後行,但是恰巧就大意了這麼一回就栽倒了軍屯上。劉瑾當時調查全國的情況,剛巧的被他發現了軍屯制度敗壞的情況,不管是出於好心還是處於私利,反正是他奏請武宗之後下令清查邊關軍屯裡的所有土地,然後重新丈量。重新分配,增加一下國家的賦稅收入,提高一下邊關士兵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

事情是好事,不過這一下子劉瑾可是犯了邊關將領們的眾怒了。你想想那些田地全都掌握在那些當將軍的手中,現在你一個詔令就要我們把土地全都交出去,當然有人不幹了。於是便幾個當將軍的造反了。

最後叛軍和安化王朱寘鐇攪到了一起,安化王正愁自己造反力量不夠呢,現在有人來投,自是喜不勝收。感覺力量增加了以後安化王也造反了。當然他們不會說自己造反是因為我想去北京,也不會說我不想交出去土地。他們造反的理由就是誅殺劉瑾。其實和當年成祖一樣,算得上是清君側了。

當然他們沒有成功,而楊一清和宦官張永則成功的利用這件事使得武宗對劉瑾產生了懷疑,進而最後誅殺了劉瑾。

安化王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