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後更是直接被早已等候多時的太監給帶到了宮裡。雖然已經好多天沒有休息了,但此時的楊一清身上一點也感覺不到疲憊,他甚至都能夠感覺到自己已經加速的心跳。

“公公,不知殿下近日心情可好?”叫了前面的小太監一聲,楊一清說道。大臣進宮時侯向領路太監詢問皇帝的近況已經屬於明朝的常見現象了,雖然以前太祖、成祖和其後的多位皇帝都下旨禁止過這種情況,但是人家在私底下透漏點情況外人也不得而知啊,所以這個聖旨也沒多少威力。那些太監們可以趁機收些好處,大臣們也可以掌握皇上的近況已決定面聖的侯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話。這種現象是禁止不了的。

“楊大人,殿下大婚將至啊。”前面的小太監沒有正面回答楊一清的話,只是把京城已經人盡皆知的訊息給楊一清說了一下。

“多謝公公。”雖然小太監沒有直接說,但是這已經足夠了,小太監傳遞的資訊已經很明確了,朱厚照現在心情很好。聽完楊一清不動聲色的遞給小太監幾兩銀子。

“看來這個小太監也是個聰明人啊。可惜了。”看著前面不急不緩的小太監,楊一清在心裡感慨道。

此時孝宗正休養身體,太子監國,楊一清一行直往東宮而去。

“臣左副都御史三邊總制楊一清參見監國殿下。”

“楊大人快快請起。來人,賜坐。”

等楊一清坐下之後,朱厚照細細的大量他,“意氣自如,義形於色。”這便是朱厚照在心裡給楊一清的評價。不愧是號稱“出將入相,文德武功”,才華堪與唐代名相姚崇媲美,名流千古的名臣。

“楊大人整頓馬政使邊關馬政為之一清。現在又勞心邊務、為國操勞真是我大明士人之楷模啊”

“這都是臣作為臣子的本分。讀聖賢書、食君祿當為國為民盡心盡力。”受到朱厚照這麼誇獎,楊一清還是很高興的。

朱厚照對楊一清極為看重,不單單是因為楊一清處理政務和軍務都是一把好手,更因為楊一清懂得關心民生疾苦。楊一清在邊關目睹過邊關民眾疾苦的生活,其一生寫詩無數,但大都是描寫百姓生活貧苦的詩句,“十日陰無一日晴,滿門苔色斷人行。潦傷空自傷禾稼,河挽應難洗甲兵。客枕怕移沾溼處,鄰家驚聽壞垣聲。飛茅破屋知無數,不禁憂時種種情。”

得民心者得天下啊!懂民心、會抓住民心的大臣尤為難得啊。

不過現在朱厚照最關心的還是邊關的情況,“不知楊大人對邊關軍務怎麼看?”

“回殿下話,臣自四年前受命督理陝西馬政之後,在閒暇之餘曾多次遊歷邊關,後總制三邊,臣更是視察過三邊所有軍鎮衛所。現在邊關大多數軍鎮敗壞不堪,長城更是多處毀壞,數十年來從未修葺。我大明北方之敵瓦剌、韃靼多為騎兵,而我大明多為步兵,外敵入侵之時只得據城而守,但是由於多數城牆敗壞,導致韃靼騎兵長期以來對邊關之地輕而易舉便可直入關內數百里。”接著楊一清又說了一下進幾十年來邊關將士面對韃靼騎兵戰況,不過很明顯大明在大多數時候都是落於下風,據關而守、被動防禦。

“想不到邊關已經敗壞到這個情況了。”朱厚照吃驚道,“不知楊大人可有何良策。”

“稟殿下,臣考察三邊之地後發現三邊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只要修浚牆塹,以固邊防;增設衛所,以壯邊兵。再之後經理靈、夏,以安內附;整飭韋州,以遏外侵。只要此舉實施得當便可扭轉邊關頹勢。”

楊一清說的辦法很簡單,但是實施起來的難度卻不是一般的大。修浚牆塹、增設衛所經理靈、夏這些都是需要銀子的,就現在大明每年那點稅收,要是辦的起來那奇了才怪了。不過現在沒銀子,就是擠也得擠出來點銀子先把架子搭起來。在之後,只能是朱厚照自己往裡邊貼錢了。

經過大半天的討論,朱厚照和楊一清兩人終於把整頓邊關的事情給定了下來。不過朱厚照此次讓楊一清進京可不單單是為了這一件事情。

朱厚照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趁機整頓軍屯。所謂軍屯,是明朝特殊軍制下的特殊政策。這也是當年太祖費盡心機想出來的一條絕妙的政策。就是每一個衛所在自己衛所的附近開墾荒地,然後自己種地自己養活自己。衛所裡的所有人包括他們的家人全都生活在那裡。打仗的時候男的就出去打仗,沒仗的時候就回來種地。當年太祖想的是挺好的,這些人自給自足,糧食多的時候還可以上交一部分給朝廷,解決一下朝廷的資金不足的現狀。只是這個政策最初實施的時候還是挺好的,不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