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劉雲已經做好了安排:把他們安排在南美東岸的海底城市!而且,會有更多的華夏百姓遷往這些海底城市,必須保持人數優勢,用中華文化去同化他們!
南大西洋的海底城市,早在與Nod交易,購得聖保羅的海港使用權之時就開始了,這些海底城市分為兩塊:一塊是巴西沿岸大城市附近的海底城,其性質類似前線基地,可以預計,思金人遲早進攻南美,到時候會有更多的人撤退,撤退方向就是這些海底城。第二塊,就是大西洋的中央,非洲西部和南美東部連線的中點處,建設了一個規模空前的海底城市加海底軍事基地。這個軍事基地的規模有多大?擁有四個可以生產鯤鵬基地的巨型船塢,其實是四個巨型息壤結點,光是這個就大得驚人了。然後,四個巨型船塢的周圍有一圈海底城市和較小的軍事基地。這些城市不僅規模龐大,而且十分華麗,巨型抗壓水罩是由銀白色的新型高強度材料——秘銀建造的網路骨架,以及網格中鑲嵌的猶如鑽石般的透明晶體——水曜石構成的,華麗的水罩各處安裝著一些水藍色的燈飾,發出柔和的光芒,在深海底模擬著日光的效果。遠遠看去,果真是流光溢彩,絢麗非(霸氣書庫…提供下載…87book)常!
而且,這個城市叢集,有著一個神話般的名字——水晶宮!更準確地說,這個位於大西洋中央的海底城市,叫做“西海龍宮”,嗯,劉雲命名的,帶著幾分惡搞。實際上,他還準備在西太平洋造一個東海龍宮,印度洋造一個南海龍宮,至於北海龍宮嘛,如果建造在北冰洋,那個地方人跡罕至,太荒涼了,不如建在海參崴南部海域,這片海域以前有個噁心的名字“日本海”,現在已經改為北海了,北海龍宮正好建在那裡。
第八十五章 海底城市
海底城市,這算是人類向海洋尋求生存空間的一大創舉,地球上71%的面積都是海洋,而剩餘29%的陸地養不起數十億人口。在泰伯利亞時空裡,現在全球人口已經只剩二十多億,但思金人卻在陸地上肆虐,劉雲不得不為中國人尋找一條退路,萬一陸地上支撐不住,那就只有退到海洋。
但是,若在海底建造城市,就不能隨意破壞生態環境,畢竟你要生活在那裡。在海底,最容易破壞生態的地方是珊瑚礁,像南沙島礁這種地方,最好不要在海底大挖特挖,你可以把一座小島礁擴大,但不要把一大片海域的珊瑚礁都挖空,為了建造你的城市。因為珊瑚礁本身就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生態系統,無數魚類、蝦類、海藻、浮游生物、珊瑚本身,還有別的不知名的生物,都生活在這裡,破壞生態產生的連鎖反應是巨大的。
然後,在大陸架或者淺海海底建造城市,單個城市的面積不要太大,因為淺海的生物種類很多,而且也是重要的漁場,只要城市修得稍微高一點,大一點,要麼衝出海面來了,要麼就佔用太多地方,影響很嚴重。
所以,最理想的地方,應該是深海海底,想修多大就修多大,對生態影響較小。但這深海離大陸最好近一些,交通所需時間也短一些。不過,對於時速2000公里的新型真空管道超導磁懸浮列車而言,這個問題不大,因為這列車的速度比一般飛機都快了。
劉雲所建造的第一批海底城市,是巴西海岸的小型海底城叢集。由於建在大陸架上,所以高度不高,只有六十米,呈圓盤狀,直徑在三公里到十公里之間。由於是淺海,抗壓能力要求不高,所以抗壓水罩的骨架只採用了自動修復的合金,而水罩的透明“玻璃片”則採用氮化碳晶體,對於劉雲他們現在的生產技術來說,這樣的材料非(霸氣書庫…提供下載…87book)常簡單。
抗壓水罩內部,就是城市空間了,這裡的建築和陸地上沒什麼兩樣,只是高度有限制,不能高於60米,否則就觸頂了。城內,擁有立體公路和環形磁懸浮輕軌,畢竟這是中小型城市的規模,還不需要地鐵。而且,磁懸浮輕軌的速度非(霸氣書庫…提供下載…87book)常快,作為公共交通已經綽綽有餘了。
城市外圍,擁有潛艇海港,畢竟是海底,潛艇是來往海底與陸地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是,潛艇的速度較慢,只適於大噸位貨物運輸,或者是觀光潛艇,就和海運的優缺點一樣。真正快速的交通工具,仍是真空管道超導磁懸浮列車!聖保羅、里約熱內盧等大城市都建了屬於中國的大型火車站,從海底城市前往巴西海岸,只需區區十分鐘,就跟坐公交一樣迅速!
海底城市之間的來往,自然也透過真空管道列車。大陸架的海底比較平緩,鋪設管道鐵路比較好辦。如果是深海底下修鐵路,就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