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薄那邊已經起義,楊廣這裡還不知道大隋的江上就在他即將攻打高麗之前發生了動盪,進而產生一連串的劇變。可能,他還在憧憬著這次戰爭的勝利,準備用其緩解大隋內部的矛盾。
到了涿郡,很容易找到楊廣的住處,看哪裡的建築最豪華就知道了。飛船城市直接落了下來,懸浮在幾百米的高空。
姬慶和一大批文官、武將打扮的子體出來了,在涿郡無數人的各種各樣神情的注視下,落到了楊廣的住處。
兩個小時後,姬慶帶著笑意出來了。楊廣是個明白人,同意了大隋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國家制度,非常的乾脆,讓姬慶很滿意。之所以花了兩個小時,是楊廣讓姬慶在細節方面做了說明,這才耗了不少時間。
倆個小時的會面,讓姬慶重新認識了歷史上的所謂隋煬帝,實際上不比楊堅差多少的一代明君。歷史啊,有些時候,需要洗洗才能看的更清楚。
隨後,姬慶帶來的幾萬子體文臣武將進入大隋的官僚體系,開始了一系列的計劃和行動。
首先,進攻高麗的政策不變。但是,會以一部分子體為先鋒,爭取短時間內滅亡高麗。
其次,國內的穩定。因為楊廣的征戰計劃,對大隋民生各方面影響很大,不久前已經爆發了起義,現在要做的就是對於各個受影響較大的地區進行安撫和救濟,緩解國內的矛盾,穩定第一。
然後,國內恢復平靜,百姓生活有了好轉後,再開始深化楊廣之前的改革措施,當然,這裡面最主要的是姬慶對於大隋的改造,就如他在大宋、大明做的一樣。只不過,這個時代的地方勢力、舊有貴族勢力更加的強大罷了。
不過,不要緊,大量子體、大量物力財力砸下,即使遇到阻力,改革也會順利的進行下去。反對者,打到就行了。姬慶所維護的,是那最大多數群體的利益,所謂的貴族少數利益者,不再姬慶的考慮之內。
最後,對外擴張,殖民全球,成為真正的日不落帝國,中央帝國,華夏盛世。
李淵、李世民這些所謂的歷史名人,姬慶沒有關注。在大唐,他們是明君、一代天朝的開創者,但是在大隋,他們是舊有貴族勢力,是姬慶、楊廣要打到、掃除的物件。見與不見,其實改變不了姬慶的決定。歷史名人,有些時候,都是時勢造就的,他們本身不一定就是真理。
不過,有一個名人姬慶見到了,而且很高興的把他請到了飛船城市中。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袁天罡。
袁天罡,唐初天文學家、星象學家、預測家,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隋時為鹽官令,入唐為火山令。著有《六壬課》《五行相書》《*》《袁天罡稱骨歌》等。通志著錄,其有《易鏡玄要》一卷。久佚。
《唐書》記載他最著名的相術傳奇事蹟。當武則天還在幼年襁褓中時,袁天罡一見到武則天的母親楊氏便吃驚地說:“夫人法生貴子!”。武則天的母親便把兩個兒子武元慶、武元爽領出讓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一看說可以官至三品,只不過是能保家的主兒,還不算大貴。楊氏又喚出武則天的姐姐(後封韓國夫人)讓袁天罡相,袁天罡稱“此女貴而不利夫!”
最後由保姆抱出穿著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則天,袁天罡一見襁褓中的武則天大為震驚,說她“龍瞳鳳頸,極貴驗也!”但又遺憾地說:“可惜是個男孩兒,若為女孩,當作天子!”歷史程序已被他提前言中。
除此之外,正史野史記載了很多袁天罡術數方面的超卓表現,可謂一代傳奇人物。
這些還不是最有名的,最著名的要數《*》。
《*》是唐朝太宗皇帝時期,當時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風和袁天罡所作,以推算大唐國運。因李淳風某日觀天象,得知武后將奪權之事,於是一時興起,開始推算起來,誰知推上了癮,一發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後中國2000多年的命運,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說道:“天機不可再洩;還是回去休息吧!”,即第60像所述,所以《*》由此得名。
《*》因為它預言的準確,使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心驚,一直被列為禁書。姬慶那個時空,也只有在港臺的一些網站得以一覽它的玄妙。而從網上看到的*,是清乾隆年間的舉人金聖嘆評批的版本,原本現仍儲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中,與網上看到的沒有出入。
與西方大名鼎鼎的預言家諾察丹瑪斯所著的《諸世紀》不同的是,*並沒有打亂歷史的順序,而且預言的也都是有關國家興亡的大事,所以更有研究價值,其準確性也更高。而最令人感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