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部分

“啊,還有啊。對了,還有五柳魚!這個是我當初不知道看哪本書裡介紹的,跟東坡肉放在一起。”熊偉回過神來。

“話說呀,說蘇東坡被貶期間,生活很貧困。插一句,這傢伙似乎總被貶呢?有時間回去看看歷史,看他被貶了多少次多少年。好,言歸正傳,那啥,對了,蘇東坡被貶,生活很貧困,就他跟他夫人兩個可能外帶一兩個老僕,就這麼搭了個草棚子住在河邊上。這時候呢,他的朋友忽然來了。”熊偉擺出一副說書的架勢。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樂乎樂乎。所以蘇東坡很高興,兩個人坐一起嘮嗑嘮到中午,一瞅點,壞了,該吃飯了!可問題是蘇東坡木有銀子啊!說到這裡,我再插一句,話說他那個不知名的朋友也是,正趕著飯口來又不提點東西,難道你不知道老蘇人家正缺銀子嗎?這都什麼朋友啊。好吧好吧,別瞪我,我說正題。話說老蘇這時候也憋屈,你說我堂堂一介大官,如今落賠了,竟然連銀子都木有,請人在家搓一頓都成問題!”

說到這裡,熊偉頓了一下,再道:“實際上我覺得蘇東坡也有責任,你又能寫又能做詩做詞的,隨便給人寫倆扇面不就有錢了嗎?你看人家唐伯虎,空著手四處跑,沒吃的了就畫個小畫,追第九個老婆,過的多滋潤?什麼?你問我這是不是歷史?我怎麼知道?我是看三笑看的。好吧,繼續正題,反正為了迎合劇情發展,之前還左一個東坡肉右一個東坡肘子的蘇東坡老先生為難了,沒東西可做,沒吃的好招待啊,咋辦呢?”

“哎!就在這時,他的家人正好釣了條大魚回來,別懷疑,就這麼巧,反正在蘇東坡正彆扭的時候,那的家人釣了條魚回來。至於魚的種類,抱歉,我不知道,那故事裡沒寫。然後就簡單了,蘇東坡老人家又親自下廚煎炒烹炸一通,一條色香味俱佳的魚上桌了。不好意思,我還是忍不住要插一句,話說子曰:君子遠庖廚啊。看來蘇東坡不是君子了,他太愛下廚房了,又做魚又做肉的,難怪總被貶……”熊偉槽吐的似乎比正文還多,好在他還能保持故事的基本流暢。

“這時候魚上了桌,那個空著隻手,倆肩膀就抗著張嘴的朋友伸出筷子嚐了嚐,說:不錯!這魚真好吃!我今天來對了,省我一頓飯錢!當然,後半句是我加的,反正他那朋友很滿意,蘇東坡很高興。”熊偉說到這裡,忽然問道:“故事就此完結了嗎?”也不等大家回答,自己就接著說道:“顯然不可能。”

話剛說完,熊偉就迎上了表姐意味不明的目光,整個人一哆嗦,趕緊迴歸正題:“飯吃完了,臨末了,蘇東坡的那個朋友又出妖蛾子了,反正都已經吃飽了,嘴終於閒下來了,那傢伙就生事了。他就說老蘇啊,你這魚的味道確實不錯,不過這魚他也有個名目不是?眾所周知,一道好菜必須有個叫的出去的名目,名字襯著菜,這才完美。於是吃飽了閒著沒事的那個蘇東坡的朋友就要老蘇給這條已經變身成為魚刺的可憐的不知名的魚起名字。蘇東坡一想,起就起唄,反正也是磨時間,就當鍛鍊腦力了,於是蘇東坡就開始思考,開始回憶,心想自己自己做完個魚時,剛端上來,魚背上正好有五顏六色的絲,那就叫五柳魚吧!於是五柳魚誕生了。”熊偉終於把這一大段話說完,趕緊喘了口氣,不過看著大家入神的樣子,熊偉還是很高興的,這說明什麼?說明有聽眾有市場啊,聽的人越多,說明自己講的越精彩,這是對自己藝術的肯定!

“聽你這麼一說,好象真的挺好吃的,就不知道具體怎麼做。”張帥咂了咂嘴巴,新鮮的食物啊,那可不是罐頭能比的。

“這就是五柳魚的由來?你當時看的書裡這麼寫的?”黃穎奇(提供下載…87book)怪的抬起頭來。

“意思差不多,不過沒有我說的這麼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熊偉很謙虛。

“那你硬碟上的資料上怎麼寫的是杜甫?”黃穎自動無視熊偉的自誇,直奔主題。

“杜甫?”熊偉一愣,順著表姐的食指看向螢幕。

“五柳魚是四川名菜,唐宋以來早已膾炙人口。說起“五柳魚”來,它還和我國古代詩人杜甫有一段關係呢!

唐代杜甫,在年近五十的時候,遇上“安史之亂”,整個唐朝從這兒走了下坡路。唐明皇逃往四川,楊玉環在馬嵬坡吊死。杜甫為了躲避這場戰亂,也漂泊到西南方去。

他到了成都,在成都古郊找了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叫浣花溪畔,親手建了—座草堂,住了下來。並在這裡寫過不少詩。草堂茅屋有時還叫大風吹破。他這時生活十分清苦,由自己的遭遇和貧困處境,還時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