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anshuba。org:看書吧)常特別,紅色中帶著紫,且轉眼即逝,當時,他還以為是眼花所致,沒曾想卻是這樣的吉兆。訊息很快瀰漫了城市裡的大街小巷,人們自發湧到將軍府向項玉道喜。
趁這個機會,張心再次進言,他說:“恭喜項將軍,虎門有後,正是我軍興盛之兆。為建千古功業,後世代代相傳,項家天下,萬世永昌,建廟立社,正當其時,王天下,指日可待。然,有王天下者,莫不有上下,有上下,才有尊卑,有上下,才能保令行禁止,有上下,才能保王者威權,古來興衰,明證眾矣。故,第一,得明上下,需各得其位,各有其分,不可僭越;第二,得明上下,需分文武,以文統武,方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不可偏廢。”
今天,項玉心情非(www。kanshuba。org:看書吧)常愉快,居然聽完了張心的長篇大論,當然,如果一個人有了後代,也一定會考慮給後人留下些什麼,所以張心找的這個機會的確恰當,而他所提建議,大部份,也確實在以後的日子裡得到落實。項玉的隊伍,在他的努力下,有了完整的建制,項玉自領上將軍,其下屬由高到低分別有將軍、營尉、百夫長、屯長、什長、伍長等。對於每個級別的待遇以及上升的條件,也作了詳細的規定,並對有違軍規的行為分列了各種處罰手段。但是,有兩點也出現較大的爭議,上至項玉,下至普通官兵,都持反對意見,一是不能濫殺,對老百姓不但不能隨意屠殺搶掠,而且還要加以保護;二是積極吸納文人,充任參謀,百夫長以上,都要設定文官,管理隊伍,參與戰爭決策,沒有文官的同意,將不得決定出戰。項玉與手下都認為,如果不殺,不能立軍威,不能服民眾,就沒有功業可言,如果文人摻和戰事,只能延誤軍機,使軍隊缺乏戰鬥力。這事兒最後不了了之,以張心一口,對上下幾千人,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而他敢於如此,已屬不易。
張心沒有得到一官半職,但是因為與項玉走得非(www。kanshuba。org:看書吧)常近,所以,很多的將領還是能聽他的話,經過近半年的整肅,項玉的隊伍已然成型,不但號令統一,訓練有素,而且連裝備也得到統一,隊伍所到之處,規範、整齊,已與官軍無異。在項玉帶領大軍攻擊其它地方時,留守的隊伍居然在數倍於已的官軍的攻擊下安然守住了城池,保住了根據地。
玉姬的肚子越來越大,項玉不再外出劫掠,官軍見項玉消停,也不再圍剿,使大家都過上了一段安寧的日子。
起點中文網 www。qidian。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四十七章 尋訪賢能
更新時間2012…6…10 19:22:55 字數:2524
雖然我們沒有什麼官級,但待遇卻並不差,隨時都有項玉的賞賜,黃金、玉石、青銅器,樣樣都有,特別是那些青銅器,當時只是如現在的鍋碗類生活用品一樣普通的玩意,如果能帶幾件回到我們的時代,沒有哪一樣不是價值不菲。玉器倒不是特別精緻,只是材質比較好,大多是些平面的如玉佩一樣。吃的更不在話下,只要項玉在城裡,差不多每天都請人大碗酒,大塊肉,雖然張心幾次三番的勸阻,不能如些鋪張浪費,也不能因此廢了軍紀,更不能只顧眼前,要有長遠之計,但項玉跟本不放到心上。有幾次,張心明顯表示出自己力量的薄弱,沒法將項玉扶上正軌,希望能找到有遠見的人共同輔佐,改變現狀。
有一天,張心趁項玉高興,提出建議,他說:“欲立千秋功業,需有千秋賢人相助,武王能伐紂,因有太公。今上將軍武功卓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效武王求賢,以助上將軍奪天下治萬民,安社祭廟。某願代上將軍遍訪神州,錄訪賢良之臣,共助將軍文治武功,創萬世基業。介時,將軍統領文武,定能橫掃宇內,一旦後繼有人,項氏天下,堅如磐石,無人能撼。”
項玉很爽快地答應了,並派出最得力的近衛伍長率隊護送。然而,我們巡完所有佔領的地盤,也沒找到一個能對天下有所認識的人,甚至也可以說,一個有一定文化,懂得興國安邦的文人都沒有見到過。這大概得益於項玉及手下的濫殺,我們所到的地方,人煙稀少,田地荒蕪,沒有被殺的百姓流離失所,讀書人早逃到深山或者外地去了。有一個在當地稍有些名氣的讀書人,一聽說我們是項玉的人,立馬背起包袱,從後院逃走了。
我們無功而返,張心再次老調重彈,他說:“民,乃國之根本,兵乃國之利器,如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