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換成底凹炮彈,那各炮兵部隊的射表也要調整……”
所謂射表,就是為槍、炮、火箭等特定的發射裝置連同配用的彈種及其裝藥號專門編制的,載有射角與射程以及其他彈道諸元對應關係的表冊。實施準確而有效的射擊和製作瞄準裝置的依據,也可作為設計指揮儀的基礎彈道資料。
換句話說,沒有這個東西,炮兵就沒法準確測算射擊目標諸元。歷史上解放軍精精樂道的“大炮上刺刀”,實際上就是迫於無奈的產物。隔遠了不知道怎麼瞄,就只能抵近轟擊了。
鄭衛國眉頭微皺,問道:“那射表多長時間能搞出來?”
葉企孫解釋說:“目前只能透過實驗,急不得。如果只有一種火炮也好辦,問題是我們現在的火炮足有數十種之多,想要在短時間內製定新的射表,談何容易?”
鄭衛國想了一下,也感到有些棘手,就建議說:“那就一個一個來,日軍眼下最重要、最常見的武器還是38式野炮,同時也是我們最主要的壓制火力。你們就從這個方面入手,爭取讓其儘快形成戰鬥力。以後也照這個思路發展,壓制火炮偏重射程,支援火炮偏重威力。”
來到下一個車間,葉企孫介紹說:“這是生產47毫米戰防炮炮彈的!”
鄭衛國觀察了一下,說:“好像產能不高?”
葉企孫點頭說:“確實不足,而且我們目前只能造普通榴彈,自制穿甲彈的效能太落後,沒有實戰價值。”
鄭衛國心裡一驚,他還指著這種武器對付日軍的戰車呢!要是炮彈不能自給,一旦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