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8部分

資助東北軍購賣武器。但于學忠沒有門路,就請鄭衛國幫忙代購。鄭鬍子也不客氣,反正這筆都來自於東北人民,給東北軍抗戰再合適不過。於是只給少帥留了一個零頭,將整數——足足五百萬美元統統取走。

還有一筆大錢則是八路幫忙弄的。有人可能要懷疑,八路哪兒來的錢?原來山東招遠有一個金礦(貌似是中國最大的金礦),規模很大,可惜被日本人佔了。八路軍只能派游擊隊零星弄上“一點兒”。之所以打個引號,是因為這“一點兒”也不是小數,在平行空間裡,抗戰八年間當地的游擊隊一共幫延安弄到了十三萬兩黃金!

當然,延安方面要花錢的地方很多,不可能把這筆錢都給鄭鬍子去買武器。而且這十三萬兩是八年才積攢到的,不可能一下子就變出來。鄭鬍子還是老辦法,一個字,搶!日軍佔領招遠金礦期間,採用了機械化開採,僅玲瓏礦一處年產量就高達四萬兩。

在許世友膠東軍區的協助之下,冀察戰區特務旅全體出動,一舉囊括黃金七萬多兩。本來礦區不可能存這麼多的,但前幾個月多田駿忙著運送軍隊和補給,把所有的海船都徵用了。陸路(膠濟鐵路等)又被第115師切成數段,很不安全,所以大量黃金都沒來得及轉運。

在騎四師、115師和于學忠第51軍的接應和護送下,這批黃金終於安然抵達冀中。鄭衛國拿出兩萬兩給延安作經費,其餘五萬多兩全跟老毛子換了武器。

就這樣,東拼西湊,總共弄到了一千多萬美元。有人可能要問,拿這麼多錢究竟要換多少武器。下面就給大家算一筆賬。首先是德什卡大口徑機槍,之前預訂了一千挺(只到貨兩百多挺,並且損耗嚴重),後來乾脆追加到兩千挺。

由於之前的穿甲彈很難打透日軍最新式的97式中戰車,所以鄭衛國又要求蘇聯人代為生產了一批“被帽穿甲彈”。普通穿甲彈(ap)就是一個尖頭,被帽穿甲彈(apc)則是在較尖的頭部外面焊接一個韌性較好、外形平鈍的被帽,減少跳飛。被帽在碰擊裝甲並破損的同時,也給裝甲表面造成一定的損壞,有利於完整的尖型彈體繼續穿甲,因而穿甲能力極強。

價格還是1000美元一挺,沒辦法,現在是賣方市場。不過經多方交涉,蘇聯人終於同意在子彈上讓步,反正流水線上的子彈不值什麼錢,每挺機槍附兩萬發子彈。槍彈一起總價值四百萬美元。

有了這兩千挺大口徑機槍,華北各軍的防空、反坦克武器基本上就齊備了。按照鄭衛國的設想。華北將調整為20個主力軍,按三三制來算,就是540個營,每個營三挺大口徑機槍,就是1620挺,考慮到戰場損耗,兩千挺已經不能算多了。當然,也不能算少,小鬼子可沒那麼多坦克讓他們掃射。

除了德什卡以外,鄭鬍子還購買了一批高射炮,主要是m1931式76。2毫米高射炮。一共50門,附帶各型炮彈、牽引車、聯結器材、各種高射儀器(聽音機、探照燈什麼的)。這個炮的單價是20000美元,總價1000000美元。另有備用炮膛100副,單價1500美元,總價150000美元。炮彈、牽引車,各種儀器、器材加起來是850000美元。各項總計剛好是兩百萬美元。

這些火炮本來是打算組建四個防空營,綏遠一個、延安一個、中條山一個、冀中一個,但是太祖沒要。因為當時的延安老城已經被鬼子炸平了,百姓多已疏散,也沒啥好守的。於是就提出給八路軍總部。但彭老總也沒要,因為八路軍總部不固定,帶個高炮營反而容易暴露目標。最後這個營放在延長,這個油田已經能產一些油,而且延長離黃河近,必要時還可以給河防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好了,這就用去了六百萬美元,還剩下四百萬美元則全部買了坦克。不過沒有選用國民政府購買的t26,而是bt系列坦克(有資料說**也買過,但是數量極少)。這種坦克是35年開始生產的,編號為bt7,有好幾種型號,都買了一些。

按鄭衛國的要求,又對裝甲進行加厚,前裝甲達到50毫米,側面30毫米,並且換上了v-2柴油機和鞭狀天線,機動性比原版要差一些,但是也能達到40到45公里左右。

蘇聯對這些改進措施也很感興趣,就讓坦克設計師於哈爾科夫著手改進,並於39年夏完成。最終,各型坦克一共買了82輛,編成一個坦克旅,掛靠在傅作義的第35軍名下。旅長由從迪化軍校學成歸來的李樹青擔任。

好吧,錢都花光了,鄭衛國突然接到一個令他哭笑不得的訊息——德國政府表示願意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