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作標誌;部隊相遇,黨旗下綴白布左右招展識別之;在滄州設聯絡站。借電臺一部。互相規定密碼,要求女漢奸徐春圃到滄州做聯絡官,幫助偽裝。
幸虧於文清為人正直,並不甘心當漢奸走狗。雖迫於樸炳珊淫威不得不參與談判。卻將內中詳情告訴了第333旅旅長萬毅。萬旅長隨後與第111師師長常恩多舉兵平叛。生擒了樸炳珊一干人等。
鄭衛國得知後,下令處決參與叛亂的將領,空缺將領由第111師、112師自行補齊。軍長一職本來打算由常恩多或者霍守義(時任第112師師長)接任。但考慮到綏遠的情況後,特向軍政部申請,調騎二軍軍長何柱國當任第57軍軍長。
何柱國之前就曾擔任過第57軍軍長,後來是因為張漢卿與常委員長爭奪東北軍騎兵才不得不改任騎兵軍軍長。他雖然在陸士學的是騎兵科,歸國後還曾在保定軍校擔任騎兵科教官,但是在擔任騎兵軍軍長之前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接觸過騎兵了,所以對騎兵指揮並不擅長。
相反,馬占山雖然是個“響馬”出身,沒有接受過正規軍事教育,但其騎兵戰術卻應用的極好。而且他為人比較四海,善交朋友,在綏遠那種敵我關係複雜的地方更容易發揮才能。所以他能帶著一大票“前偽軍”與日軍死磕,這是何柱國所做不到的。
所以綜合考慮之後,鄭衛國經過一番運作,讓馬占山接任了騎二軍軍長,統帥原騎二軍和東北挺進軍的全部人馬。何柱國則調任第57軍軍長,用於牽制和拉攏高樹勳等部。
這樣一來,綏遠方面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包頭以西有傅作義的第35軍、以東有八路軍的大青山根據地、黃河以南有馬占山的騎兵集團、以東有八路軍120師的晉西北根據地。日軍雖然佔領了包頭,卻不得不面臨這四路大軍的輪番擠壓,後勤成本節節攀升,每天的損失遠遠超出了日軍在綏遠的掠奪。
除此之處,第二十四集團軍也有較大的變動。時任司令官的龐炳勳將軍因為年紀偏大,身體又不好,屢次請辭,但都被軍政部駁回。龐炳勳這個人極富傳奇色彩,一生之中從小兵當起,一直當到集團軍總司令、省主席,曾經是“臺兒莊大捷”的英雄,卻又淪為漢奸,最後只能以開餐館謀生。
其實他這個人早就厭倦軍旅生活,早年喬居山西時就想退出軍營,可惜閻錫山看不上他(老西兒說不是山西淫餓可不要)。抗戰初期的高光表現可以說是其心底最後一絲激情了,之後常凱申又把他扔到太行山跟八路軍搶地盤,終於是心灰意冷。
鄭衛國見他確實不適合再擔任軍隊主管,就幫他弄了個戰區副總司令的虛銜,跟前五十三軍軍長萬福麟一起去蠡縣養老。第二十四集團軍則由原四十軍副軍長(軍長也是由龐兼任)馬法五接任。馬法五年輕一些,也比較有幹勁兒。在平行空間裡,第二十四集團軍降將如潮、降兵如毛,他卻率部艱難地突圍到了河南,能力、操守都值得信任。
在對各部隊進行調整的同時,鄭衛國深感各軍裝備低劣,又廣募資金從蘇聯購買了一大批武器。錢從哪兒來呢?好幾個途徑,一是從根據地籌款,包括從漢奸地主家抄沒的,以及從天津橫濱正金銀行抄來的,當初來不及搬運,沉在海河的大洋也被特戰隊員們偷偷撈了回來,只可惜有一些找不到了,可能是被河水衝到別處去了(天津的朋友如果在河邊撿到大洋,記得要交公哈)。
二是向社會各界募捐。讓鄭衛國感到很驚訝的是,不少北洋遺老也偷偷捐助不少,其中就包括曾威震華夏的“玉帥”吳佩孚。第92師師長高志遠跟他有些交情,在地下黨的協助下,吳大帥把家產的一半捐了出來,大約有兩百萬大洋,全部在花旗銀行換成了美元,一共是一百萬。
還有一筆更大的收入則是張少帥捐出來的,九一八事變瀋陽大帥府被抄,讓少帥損失巨大(當時人們推算有過億的資產)。不過這並不是張家的全部財產。少帥當年也偷偷攢了不少錢。西安事變之後,少帥送常凱申回南京,臨行之前就把家產全部交給了時任第五十一軍長於學忠。
論派系,于學忠其實算不是東北軍的人。他本來是吳佩孚的舊部。1927年才改投奉系。但觀其一生。真是不愧他這個名字,對張家父子是極為忠誠。這一點從張漢卿不把錢交給別人,而是交給於學忠就能夠看出。而且於學忠也沒辜負少帥這番信任。在平行空間裡,不論條件多麼艱苦,他都沒有挪用這筆錢。
在這個時空裡,少帥得知東北軍遭遇“慘敗”(其實稱之為慘勝亦可),心急如焚,忙暗中聯絡于學忠,讓他把錢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