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間接影響到您的地位呢。如果施良贏球,您認為他會不會與其他隊員一起忽略您的存在呢?您是否方便對此發表一下看法?”說著,王浩然手做話筒裝放在我面前。

我推開他的手:“如果是壓倒性的輸球,那是沒辦法的事,技不如人理當服輸,但是我從來沒想過靠你們去實現價值或者以你們去引發內鬥,不管誰輸誰贏都是一樣。”

雖然嘴巴上這麼說,但是我卻感受到這席話背後可能存在的問題,軍令狀我都簽了,如果到最後帶的兵根本不聽話,那還怎麼打仗?

“對了。”我忽然想起先前的問題,“你剛才說他的弱點到底是什麼。”

王浩然指了指李萬晨:“看看場上就明白了。”

順著王浩然手指的方向,李萬晨已經放棄了外線把重點放在了罰球線附近,離施良足有一個身位以上。“只要退守到內線,你的突破就是無用的,而且,你根本不會投籃。”施良沒有答話,他有節奏的運著球試圖找尋空檔,雙方十幾公分的差距擺在那裡,他不想貿然的選擇突破。

施良快速突破到內線,李萬晨站在內線紋絲不動,只等待他出手,施良用背擠了對方一下,沒有任何效果,然後他迅速向罰球線附近運球,快速轉身準備投籃。李萬晨沒有封蓋,只是象徵性的擋了一下對方的視線,球進了。

“咦?運氣好而已吧。。。”王浩然自言自語的說著。

我回憶著剛才的動作,那不僅僅是運氣,持球后的調整到發力都是系統的,沒有任何匆忙或者不連貫,而之前的內線切入完全是為了背靠那一下,然後製造空間向罰球線移動,而在落位之後如果對方衝出來,他可以再重新找機會突進去,不出來他就依靠罰球命中率得分。這一系列的思維可能是事先想好的,也可能只在發現自己無法突破到籃底得分的那一瞬間,如果他能一瞬間想到這麼多,球商和經驗方面絕對值得稱讚。

正當我想著的時候,施良已經又得一分,果然,這次是佯裝撤到罰球線投籃,等對方出來的同時快速滑動切入上籃。“那他還有其他弱點嗎?”我不假思索的問道。

“唉~”王浩然回過頭來撅著嘴說道,“您雖然嘴上不承認,看來還是擔心嘛,不過這時候談論第二個缺點還不是時候。”

正說著,李萬晨趁施良運球不穩依靠一個身體接觸上前將球盜掉,看似這球有犯規的嫌疑,但是施良沒有喊犯規。

王浩然笑著回頭說道:“您真是有福,想什麼什麼來,您馬上就能看見他的第二個缺點了。”

我正納悶著,只見李萬晨正快速流暢的做著跨下運球,以一個190公分以上的人來說,這種運球速度已經是相當快了,這時他的身體突然向右一晃,使出了一個交叉步過人,施良立刻向這一側封堵試圖去搶球,李萬晨卻只把後背給了他,然後一個輕鬆的後轉身從左側突破了過去,球輕鬆入網。

王浩然捂著腦門“哎喲”了一聲,“這就是施良他的第二個弱點了,雖然他的防守不差,但他總想搶斷別人的球,經常會失位。”

施良將球擲還給李萬晨,李萬晨快速向右下球,施良這次沒有去搶球,而是向側後方做了一個滑步試圖堵截李萬晨的突破,但是李萬晨卻直接來了一個後撤步,在三分線外起身來了一記遠投。

“不會吧。。。”我有些驚訝,倒不是驚訝他會投三分,而是他的這個動作相當的熟練,根本不像一個正常業餘190公分以上人做出的動作,空心三分球,算兩分。但是相反的,其他人對於他的這記遠投卻不覺得意外,還來這是他慣用的手法。眨眼之間追回三分,效率未免有些太高了。

“該死!”施良嘟囔著,把球擲還給李萬晨,李萬晨這次改變了策略,他慢慢的運著球,向對方靠近。。。背打。。。施良右臂緊貼著對方,左手仍想上前盜球,但是由於李萬晨的手臂比較長,他難以夠到,這時李萬晨做了一個向右側突破的動作,施良快速反應。。。假動作!但是施良憑藉自身的敏捷性快速的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但是李萬晨卻利用他回身這個時機巧妙的完成了背後的人球分過,左手架臂擋在施良背後直殺籃底,接球起身雙手扣籃得手。

“帥啊!”場下的觀眾喊著,籃筐仍在搖晃,李萬晨落地後雙手上舉擺了一個造型。

此時,我明白了校長為什麼要在這屆學生身上下賭注的原因了。單單說這兩人的單體攻防能力確實不容小視,這幾次攻擊但凡出手就沒有一次投空,只要加以培養絕對能夠帶領球隊拿到好成績,但同時我也明白為什麼有這樣出色的球員他們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