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那心頭的火氣,便漸漸有些皇太子的種種荒唐事傳到外朝乃至民間。他早就想借著大婚,好親自入朝做些事情,想著就算不能讓父皇對自己再像小時那般寵愛,至少也要有些自己勢力,好讓父皇動自己的時候多些顧慮,便在娶妻之事上謀劃過許久,他與吳貴妃本是一體的,吳貴妃給他挑的人選也是他心中所選,孰料他想的再好,景德帝輕飄飄一句話就拖上一年。這一年裡,那挑好的人選不但匆匆嫁了人,就連自己本想得的助力也因故辭官了!
這下太子更加老實,吳貴妃給他轉述最後定的齊國公家的姑娘時,他對未來的妻子已經沒有什麼期待了。如今陡然聽說朝中有人為自己出頭爭大婚的儀典,他初時尚喜,待知道上書內容後,只覺得自己被這些所謂太子黨的人坑死了。
結果景德帝這次並沒有勃然大怒,卻反而將摺子留中不發,只是二十五年開年之後,命欽天監以先皇后託夢的名義,要求景德帝比照前朝皇太子儀典即可。
搬出了太子的親孃來,那些上躥下跳的太子黨立時熄了火,司徒遙知道了所謂“元后託夢”的鬼話,心中又悲又怒,就連各處速速完備儀典,比規定的時間提前修繕好東宮也沒能讓他高興起來。
以至於到了大婚之日,見到了長相平平的陳家小女,早經風月的司徒遙實在提不起精神去與她做出個恩愛模樣給父皇看。於是婚後沒過一月,皇太子不顧吳貴妃反對,硬是納了兩名側妃的事情,在景德二十五年的春天,就是天京城裡世家權貴當中最為精彩的八卦傳聞了。
皇太子大婚之後不久,就是林海、賈敬諸人這一科的放榜和殿試。卻是因為皇太子大婚事情更加引人注目,雖則林海以弱冠之齡就高中探花也是士林佳話,但畢竟新科進士至少還得好幾年歷練才摸得著大朝會的門檻,於是這一科的諸進士在整個景德朝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故事流傳下來。
除了有幾家家有適齡女子的人家,林海年紀又輕,背景又單純,樣貌又好,還未娶妻,這些在大夏天京城裡可都是些數得著的好處,就有不少人家摩拳擦掌要求得林海為婿。比如榮國公賈代善,早在殿試之前就把林海的身家打聽得一清二楚,人家侯府出身,家中資財豐厚,學識又好,為人又謙虛謹慎,是個做官的好料子。只是這種事情也不好直接把人叫到面前來直接就說我要把女兒嫁給你,你要不要啊?
於是一日,賈敬來找林海。彼時林海正在院子裡看著紅菱、紫蘇指揮人手打包行李,準備搬到已經修葺好的林家在天京城的自宅,看到賈敬來訪時一臉鬱悶的模樣,笑道:“子敬兄難道是怕我不帶你去紫虛觀不成?”
原來賈敬雖然好道,也拜訪過不少聲名顯赫的在世真人,但紫虛觀的張真人乃是陛下的替身,平日裡賈代化和賈代善見了他還得行禮的,賈敬一個小輩更摸不著門。林海自知賈敬此番雖中了進士,但以徒景之,不,應該說是景德帝的心思,賈敬還是不做官的好,因此林海等一甲二甲的多已經授了官職,賈敬這等三甲的卻沒幾個授官的。這本也是大夏科舉上的常事,賈敬自己更不著急入仕,倒是賈代化那裡上下奔走,想給兒子某個好差事,卻不知他這裡越是謀劃,賈敬那裡的官定得越遲。
賈敬也不知林海如何神通廣大地得了張真人的眼緣,自從聽說了林海在紫虛觀見過張真人且說過幾句話之後,便總是纏著林海,要他引薦自己。
這時見林海拿張真人打趣自己,心裡有些覺得對真人不敬,又不好發作,只勉強笑道:“不是為的這個,到是如海你的好事近了。”
於是便將自家有個堂妹尚且待字閨中,叔父早在林海入賈府小住拜見長輩時便看好了,如今若是大登科之後小登科,必然是一件美事云云說與林海。
林海聽了,有些呆愣,竟半晌無語。他一時想著原來我終於是要娶賈家的女兒了,一時又想著,景之知道了會怎麼樣呢?他本就開解過自己,大夏不禁南風,但男子若不娶妻生子,終究不算正道。且徒景之自己兒子女兒一大堆,他又無法日日陪伴在林海身邊,更不能讓林海揹負罵名而形單影隻。
這些話是徒景之開導林海的,可林海分明能感覺到徒景之心裡並不真是這樣想的,因那種明喜暗恨的神情,母親楊氏當日知道林海喜歡男人加以開解時也曾流露過。只是徒景之愛極了林海,總不願在林海面前流露半分讓林海為難的樣子,因此雖不願林海走到這一步,卻還是一力要林海堅定娶妻之意。
如此得了賈敬的回覆,不提賈代善那裡如何歡喜,史夫人如何暗恨寧府多事卻又不得不順著老爺的意思為賈敏的嫁妝操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