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的意思。駙馬都尉與奉車都尉都是奉陪皇帝乘車的近臣。魏晉以後皇帝的女婿常授以駙馬都尉,因此,駙馬成為皇帝女婿的專門稱號,而不是官職。明代沿用這個名稱,
'郡王'隋唐以後,郡王為次於親王一等的爵名。清代郡王並不取郡名,而是取美名冠之,如順承郡王等。
武官名稱及品級:
'宣威將軍'明代從一品武官。
'建威將軍'明代從一品武官。
'龍虎將軍'明代正二品武官。
'總兵'明代總兵官階無定製。
'副將'明代副總兵改稱為副將,次於總兵一級,為從二品武官。
'定國將軍'明代從二品武官。
'昭勇將軍'明代正三品武官。
'昭毅將軍'明代正三品武官。
'參將'明代總兵之下設參將分守各地。正三品武官,次於副將一級。
'懷遠將軍'明代從三品武官。
'定遠將軍'明代從三品武官。
'明威將軍'明代正四品武官。
'廣威將軍'元明兩代正四品武官。
'信武將軍'元明兩代從四品武官。
'宣武將軍'元明兩代從四品武官。
'顯武將軍'元明兩代從四品武官
'守備'明代正五品武官。
'武略將軍'明代從五品武官。
'武義將軍'明代從五品官員。
'武節將軍'明代正五品武官。
'武德將軍'明代正五品初授武官。
'千總'明代正六品武官。
'昭信校尉'元明兩代正六呂武官。
'昭武將軍'元代稱為大將軍,明代正品武官。
'把總'明代正七品武官。
'巡檢'巡檢的官名始於宋代,是邊疆要地州縣的武職指揮官。元明清三代,巡檢僅為九品官。
官服制度
官服也叫做服章,根據《辭源》的解釋:“是指表示官吏身份品秩的服飾。”具體而言,官服是指等級社會中包括皇帝、后妃、王公大臣以及各級官員在內的,籍以明辨官品等級的服飾。因此,官服制度,就是指辨明官吏身份的特定服飾的相關制度。明代官服主要包括皇帝冠服、皇后冠服、文武官冠服、命婦冠服。此處專指文武官冠服。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十分重視整頓和恢復禮制。他廢棄了元朝的官服制度,上採周漢,下取唐宋,在嚴格的等級觀念指導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便初步制定出一套官服制度。明代服飾恢復了傳統的特色,以袍衫為尚。職官朝服,依然承襲古制,用冠冕衣裳。文武官員凡遇大祀、慶成、冬至等重要禮節,不論職位高低,都要戴梁冠,穿赤羅衣裳。官員的品位以服色、冠上的梁數、所持場板以及所佩的綬帶作區分。官員平日在本署衙門辦理公務,著常服。洪武二十三年定製,文官衣自領至裔,去地一寸,袖長過手,復回至肘。公、侯、駙馬與文官同。武官去地五寸,袖長過手七寸。二十四年定,公、侯、駙馬、伯服,繡麒麟、白澤。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氵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雜職練鵲;風憲官(即御史官)獬廌。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又令品官常服用雜色紵絲、綾羅、彩繡。官吏衣服、帳幔,不許用玄、黃、紫三色,並織繡龍鳳文,違者罪及染造之人。朝見人員,四時並用色衣,不許純素。三十年,令致仕官服色與見任同,若朝賀、謝恩、見辭,一體具服。
景泰四年,令錦衣衛指揮侍衛者,得衣麒麟。天順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龍、飛魚、鬥牛、大鵬、像生獅子、四寶相花、大西番蓮、大雲花樣,並玄、黃、紫及玄色、黑、綠、柳黃、薑黃、明黃諸色。弘治十三年奏定,公、侯、伯、文武大臣及鎮守、守備,違例奏請蟒衣、飛魚衣服者,科道糾劾,治以重罪。正德十一年設東、西兩官廳,將士悉衣黃罩甲。中外化之。金緋盛服者,亦必加此於上。都督江彬等承日紅笠之上,綴以靛染天鵝翎,以為貴飾,貴者飄三英,次者二英。兵部尚書王瓊得賜一英,冠以下教場,自謂殊遇。其後巡狩所經,督餉侍郎、巡撫都御史無不衣罩甲見上者。十三年,車駕還京,傳旨,俾迎候者用曳撒大帽、鸞帶。尋賜群臣大紅紵絲羅紗各一。其服色,一品鬥牛,二品飛魚,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