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和裡聽了,對努爾哈赤說:“我國是有這個商人,他出去做買賣,還沒有回來。”努爾哈赤對姜宏立說:“元帥既然早就願意歸附,朕不會為難你們。”姜宏立一聽話有活動,忙跟著說:“還請大汗開恩,臣盼著能早回家去。”努爾哈赤告訴他:“等朕與你們國王交涉後再說。”
朝鮮元帥姜宏立下殿走了,努爾哈赤對費英東、何和裡說:“我國與大明已經開戰,就應當籠絡朝鮮,瓦解它與大明的關係。現在我們派出使臣,去結交朝鮮國王,如果他答應不再出兵,我國可以給他些好處,並且送還歸附的人馬。費英東辦這個差吧。”費英東答應:“喳。”轉身下殿辦差。
費英東派出兩個使臣,交代明白,帶了七大恨的檄文和征戰大明的戰報,又叫出姜宏立的部下張鷹京等三人和一個翻譯通事,與大金使臣一同回朝鮮,努爾哈赤親筆寫信給朝鮮國王:
“大金國天命汗向朝鮮李琿國王致禮,數日前,大明以二十萬兵馬出征我國,盡被我大金擊潰,你國一萬餘人,悉為我國所招撫,你國兵士各在其營,沒有做使喚人口。過去金朝元朝的主子,曾經三四次舉國與中原歸於一統,然而都沒能享有國家長久,僅經歷幾代,這是我平素就知道的,現在大金也無意佔關內寸土。今與大明結怨,也不是我樂有此舉,實在是遭欺凌太甚才有這樣結果。仰上天公正,眷佑我國,得以全勝。
你朝鮮出兵助戰大明,我也知道不是你本意,是迫於勢耳,不得已為之,因大明救你國抗倭寇,所以報答其恩情,聽調出兵。昔日金國大定汗的時候,你朝鮮的大臣趙維忠叛亂,佔領四十個城池,後來他要歸附金國,大定汗說:‘朕征討大宋,虜獲徽欽二帝的時候,朝鮮國王即不幫助大宋,也沒有幫助朕,是持公道的國。’於是不接受趙維忠的歸附。由此而論,你國與我國原沒有嫌隙,今戰場上擒獲你統兵將領十人,因為國王的緣故,都留其性命。
國王當知道,普天之下,不是隻有一個國家,豈有讓大國獨存,小國盡亡的道理?我聽說大明皇帝要把大金和朝鮮的土地,分封給他的皇子,我等將受其辱。我們兩個小國,何不聯手抵抗?國王還有什麼事不敢違背大明,請詳細告訴我。”
朝鮮國王李琿接見了大金的使臣,看到努爾哈赤的書信,又聽了張鷹京等三人的報告,驚恐不知道如何是好,與群臣商議很久,定出國策,令平安道給大金回信:
“朝鮮國平安道觀察使樸化頓首,致書大金國天命大汗,承國王口諭,我二國接壤而居,大明與我們二國經歷二百年,毫無怨恨,今貴國與大明生仇,因而大明徵四方兵馬討伐,致使生靈塗炭,不僅僅殃及鄰邦,而且天下四方皆動干戈了,此非是貴國的善事。
大明與我國,猶如父子,父之言,子敢違背嗎?蓋大義所在,不可抗拒,事屬即往今勿復言。張鷹京等人回來,才知道事情原委,然而對於鄰國,自有外交之道。大汗來信說:今與大明結怨,不是樂有此舉。推知大汗能剋制於自己,遵循大道,與大明各守疆土,我二國修復前好,不是很美滿的事嗎。”
努爾哈赤在大殿接見朝鮮使臣,通事將回信當庭宣讀,貝勒大臣們聽了,都十分地氣憤,楊古利對大汗說:“朝鮮國王太無理了,即不親自回信,叫平安道代筆,又處處維護大明,指責我國的不是,應該給他點顏色看。”阿敏大聲說:“李琿他總是跟著大明的後頭跑,還搭理他幹啥,乾脆把他的元帥兵將都斬了,讓他知道點厲害。”
二十六。撫朝鮮北征(下)
努爾哈赤側目掃一眼阿敏,輕聲說:“魯莽。”阿敏趕緊縮回去不敢再吱聲。班布理跨前一步,出列說:“朝鮮依附大明,已經上百年了,難以一下子改過來想法,我國與他們僅隔一江而居,還是沒有爭端為好。”努爾哈赤點頭,對朝鮮的使臣說:“你家主子來信說:我二國修復前好,不是很美滿的事嗎。朕以為說的很在理,大金有誠意結交李琿國王,他的兵將在這裡沒有一絲損傷,擇日盡數歸還你們。”朝鮮使臣急忙行禮說:“感謝大汗的恩德,能帶回人馬,臣的使命就完成了,回去見到國王,一定迴轉達大汗的誠意。”努爾哈赤命費英東款待使臣,安排姜宏立及其兵將回國。
在大金凱旋歡慶,安撫鄰國的時候,大明朝廷內外,慌亂一團,傳言努爾哈赤就要攻打京城,大戶人家紛紛收拾財物細軟,偷偷逃亡南方避難,都擔心象元朝南下那樣,鐵蹄踏過,城池變成放馬的草場。
經略楊鎬把南路兵馬收回瀋陽城,清點戰敗三路損失的兵將,士兵陣亡近十四萬,將官死傷一千三百